山西阳城-天官王府(上庄村)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文化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天官王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是明代官至刑、户、吏三部尚书,辅佐明王朝达40年之久的重臣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官居建筑群。






天官王府地处庄河南岸,也叫冢宰第,始建于宋、金时期。明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内阁和六部互相牵制的一种体制,六部又以吏部为首,古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对应别称“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故此王国光的府第被称作“天官府”。天官府为“棋盘四院式”院落格局,东院及西部石牌坊于清末塌毁。现仅存西院,现存达尊堂、听泉居、藏兵洞等建筑。内部阳台式楼阁建筑形制相传是王国光任吴江知县时引进的南方建筑风格,是晋东南地区早期楼道建筑的雏形。







王国光,字汝观,号疏庵,明嘉靖甲辰科进士。曾先后任吴江、仪封二县知县,后任兵部车驾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右通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等职。隆庆四年拜刑部右侍郎,进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元年起任户部尚书。万历五年,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升光禄大夫。王国光步入官场,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从事政治活动达四十余年,对明王朝的“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所编制的《万历会计录》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的依据,成为了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值得一提的是,其玄孙女嫁与了“皇城相府”主人陈廷敬,书香门第,世代友好。





天官府所在“上庄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保存官宅民居40余处,集元、明、清和民国建筑为一体,涵盖了居住、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村落内官宅豪华、民居典雅,阁楼高耸、古寺庄严。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国现存并仍能够居住使用的历代建筑,外观封闭、高门深宅的官宅民居达到了使用功能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统一,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享有“中国明代第一村”、“中国民居第一村”和“中华民居博物馆”之美称。






天官府所在“上庄村”地处明清两代运城、侯马一带通往泽州府的必经之路,富庶繁荣。历史上从这里走出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有百人之多。特别是清顺治三年,“一榜一门两进士”,成就了阳城历史上“十凤齐鸣”的科举辉煌。目前,“上庄村”保存着古河街 古河街、元代民居、永宁闸、天官府、炉峰院、沿街院、司徒第、参政府、樊家庄园等古建筑典型代表。多部影视作品如《战将周希汉》、《烽火别恋》、《三滴血》《白鹿原》等都在此取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