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历史地理文化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建水古城位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因保有众多古建筑遗存,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建水古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惠历”土城,“惠历”为古彝语,即“大海”的意思,汉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扩建为砖城,仍称建水州,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建水是边疆文化较发达的一个古城,唐代南诏国和宋代大理国都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







建水古城元代始建庙学,明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万历年间又设建水洲儒学。清代先后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书院。当时,有“临半榜”之称,堪称云南之冠。所以建水从来就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的称誉。建水的文风昌盛,闻名全省。特别是元初创建文庙为庙学,明初又相继创建学政考棚、州学、县学等书院义学以来,建水成为滇南的最高学府。




建水古城的朝阳楼建成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是古城的主要标志之一,唐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此筑城,明洪武二十年,在原有土城的基础上拓地改建为砖城。城有四门,东叫迎晖门,南叫阜安门,西为清远门,北为永贞门。明末,西南北三楼毁于战火,仅存东城楼迎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