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韩城城隍庙

标签:
旅游历史地理人文 |
分类: 宗教圣地 |
韩城城隍庙位于陕西韩城市金城区古城内,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年),规模宏大,中轴四进院落,是一组具有元、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建筑群。





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韩城城隍庙是陕西省最大的一座城隍古庙,韩城城隍庙最初供奉的是刘邦大将纪信,后改为供奉明朝韩城籍宰相薛国观。
韩城城隍庙坐北朝南,平面分四道院呈“十”字形,以山门、政教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含光殿等构成南北中轴线。庙中所有建筑构架均采用彻上明造,梁架仍保留叉手,前后檐多用“大额”,山面用阑额和普拍枋。歇山顶收山较大,形制古朴,反映了当地明初建筑的特征。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城城隍庙历史上曾多次扩建与重建,庙宇外墙是琉璃九龙壁,庙前立有牌坊,两面分别书额“监察幽明”、“保安黎庶”。庙门是三门并列的正门和枝门,正门额书“城隍庙”,门外两侧各塑金刚神,四墙面砖刻“彰善瘅恶”四字。政教殿三间,在仪门前,单檐悬山卷棚顶抱厦式结构。威明门是城隍庙的二门,门房为单檐悬山顶,面阔3间,明间辟门,次间是“槽官”和“宪天”的塑像,昭示森严。广荐殿五间,具有六楹,单檐悬山式,殿前现有戏楼,重檐十字歇山顶,巍峨壮观,是百姓进献祭品的场所。德馨殿即献殿三间,单檐歇山式结构,具有四楹,角饰垂花,斗拱间封面为壁面,殿前两侧有两庑,各12间,斗拱铺作奇特,是县令、缙绅、士大夫拜谒场所。
韩城城隍庙戏台坐西向东,原为东西两台,现仅存西台。戏台为台基式建筑,五架梁屋架结构。重檐十字歇山顶,灰色板、筒瓦覆盖,琉璃牡丹置脊。山花透空,吊有木制垂鱼。台以隔扇木屏将进深分作前后两间(即前后场)。隔扇上部花心书有“歌舞台”三字。台面呈长方形,通面宽九点三米,总进深四点八米,台基高出地面一点二九米。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为庙会日期,当地民众须请两台大戏于此赛台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