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50景-永济鹳雀楼(山西4/5)

标签:
旅游地理历史人文杂谈 |
分类: 长江、黄河 |
鹳雀楼位于山西运城永济市黄河东岸,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文人墨客登楼赏景留下众多不朽诗篇,是中国“黄河50景”之一。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于其上而得名。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期(约在557—580年间),当时北周大冢宰宇文护军镇河外之地蒲州,始建鹳雀楼。约704年前后唐朝才子王之涣游蒲州,登上鹳雀楼,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不朽诗篇。






鹳雀楼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河道摆动频繁,其故址随之难以寻觅。人们只得以蒲州西城楼当作“鹳雀楼”,登临作赋者不绝。旧志云:“明初时,故址尚可按,后尽泯灭,或欲存其迹,以西城楼寄名曰鹳雀”。





鹳雀楼地处山西西南端,运城盆地西南角,位于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是山西省的南大门。1992年9月论证“重建鹳雀楼”事宜,1997年12月开始鹳雀楼复建工程,这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2002年9月,新鹳雀楼落成。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总重量58000吨。鹳雀楼内分六层,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三层亘古文明,四层黄土风韵,五层旷世盛荣,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






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鹳雀楼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吸引了历代名流登临作赋。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道:“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