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系列-芮城-风陵渡

标签:
旅游地理人文 |
分类: 长江、黄河 |
风陵渡位于山西运城市芮城县西南,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晋秦豫三省的交通要塞,作为黄河的要津,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风陵渡也称风陵津,其名源于附近的风后陵。传说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此时,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风后战死葬于此,建风后陵。另有传说女娲为风姓,女娲的陵墓就是风陵。唐代圣历元年(689年)在此置关,称风陵关。因此处是黄河南泄转而东流之地,津即渡口,所以后称风陵渡。


黄河流过内蒙河口镇后,为吕梁山所阻,折向南流,奔腾于陕西、山西两省边界的峡谷之间。河水从壶口瀑布泻下后,出龙门继续向南流,到潼关附近,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支脉华山所阻,折向东流。风陵渡正处于东折的拐弯处,这里自古就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风陵渡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里,是郭襄与杨过邂逅的地方。“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云:“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





风陵渡是一处“鸡鸣一声听三省”的渡口,历史上一直以摆船渡河,来连接晋陕豫三地。而今,风陵渡成为中国唯一拥有两座大桥的小镇,一座铁路大桥将南同蒲路和陇海路连接,把黄河天堑变为通途。一座1500米长的风陵渡黄河大桥飞跨南北两岸,连接三地。登临风陵渡边的凤凰嘴上,远眺潼关,太华、崤函历历在目,脚下黄河波浪滔滔,气势雄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