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灵宝-贠家大院

标签:
旅游人文杂谈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贠家大院位于河南三门峡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大院的“木、石、砖”三雕,独具特色。是一处清代道光年间的民居。







贠家大院的创始者贠佩兰为湖县底董村(现豫灵镇底董村)人氏,出身书香门第,曾任山西太原知府,主持编纂被方志学界誉为“晋省方志中的善本”《太原县志》,创办 “晋泉书院”,为官、治学颇有建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大院为贠佩兰为官前所建,建国后收归国有,上世纪60年代出售予贠家后人。






贠家大院整体坐北朝南,全盛时由主院和两座偏院组成,均为二进式。主院通长140米,大门设在中部,前有照壁,两边各有门房三间,门房后为厅房,厅房后东侧为书房。书房后为砖雕圆形的二门,其内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偏院通长均140米,每偏院均宽15米,厅房各三间,目前偏院、门房、上房均已荒废。贠家大院具有四合院的官仕讲究,建筑物采纳北方柱架抬梁式框架,并吸收南方穿斗式建筑技术。








贠家大院的遗存对于研究清代大型组群建筑有重要价值,现存石刻、砖雕、木雕技法和建筑风格,都是清代嘉庆、道光时期的建筑风格。大院“三雕”技艺精湛,寓意吉祥,俨然是传统文化的代言。大门的两侧摆放着一对石狮,见证了几多繁华衰败。正房粗壮的柱子下面的青石底座,下方上圆形,四周雕刻着牡丹花和花蕾,祥云缭绕,圆点围绕,寓意“富贵吉祥,团团圆圆”。后院的二个门墩上,雕刻着麒麟,寓意“麒麟送子”。砖雕的图案也是精美绝伦,“牡丹花朵”、“万字不到头儿”、“铜钱花蕊”、“祥云托葵花”、“荷花荷叶”等图案,分别寓意着“花开富贵”、“万代传承”、“四季发财”、“蒸蒸日上”、“清正廉洁”等美好寓意。大院的二门也是青砖造型,精致的门楼雕刻着隶书 “与物为春”,出自于《庄子•德充符》篇,表达了“物我相宜无逆”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