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

标签:
旅游人文历史文化 |
分类: 城区、乡村、园林 |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部,以宗教文化、传统民俗、红色文化以及近代工业文明为风貌特征,是上海市中心具有千年文化历史积淀的古老街区。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为龙华路—后马路—龙华港—龙华西路—规划路—华容路,其内龙华古寺历史悠久,中轴线样貌清晰,是上海保留最为完整的寺庙建筑群,文物价值非常显著,2006年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塔是上海市区唯一的佛塔,“龙华晚钟”也是“老上海八景”之一。风貌区北部的“7315厂”原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其中厂房、仓库、水牢等优秀历史建筑,现都成为上海革命烈士陵园的组成部分。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中心城内历史悠久,文化类型多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物质遗存体现了上海历史上宗教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近代工业文明的风貌特征。风貌区内历史人文汇萃,寺庙建筑宏伟,空间环境优美。多年来,日有临塔听钟,月有佛事节会,四时节庆相连,龙华地区形成了江南风格的民俗特色。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约45公顷,区内坐落有龙华烈士陵园、革命烈士就义地、7315军工厂等多处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龙华烈士陵园前身为辟建于1928年的血华公园,为阵亡烈士陵园,1952年市工务局园场管理处接管整修,改名龙华公园。1964年,进一步对公园进行扩建整修,成为上海人民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陵园西侧的“前国民党凇沪警备司令部”,内设看守所,历史上曾关押数以千计的革命志士,东北为刑场,罗亦农、彭湃、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和李求实、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等革命志士就义于此。





千年古刹龙华寺又称空相寺,按佛经上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记载而定名为龙华寺,始建年代有说三国东吴赤乌五年,另说建于唐垂拱三年。现今龙华寺的殿宇大部分属清同治、光绪年间的建筑,并保持了宋代伽蓝七堂制的格式。龙华塔又称“报恩塔”,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247年),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塔身在自身纤细、轻灵、飘逸的基础上,融入了吴越文化,是中外建筑文化合璧的产物。自唐以来的千余年间,皮日休、寇准、陆游等历代文人墨客在龙华留下大量的诗文,人们在吟诵之中尽可领略龙华寺之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