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系列:安徽芜湖-铜佛寺

标签:
旅游地理 |
分类: 长江、黄河 |
铜佛寺位于安徽芜湖天门山,濒临长江,寺院初建于唐代,因寺内存有明代铜佛首而得名。


铜佛寺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63年,南朝孝武帝刘骏祀天门山,大阅于江中,颁《博望梁山立双阙诏》,立双阙于天门,雄峙峰巅。到唐朝佛教兴盛时期,山顶双阙改建铜佛寺,香火兴旺。随后因战事多有毁废,直到明朝于天门山重建铜佛寺,因寺内凤白铜做成的佛首精致逼真而著称。




铜佛寺历史上几经沉浮,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军队乘船沿江东下,途经安庆、芜湖,在天门山与清军激战,铜佛寺遭毁,铜佛首被乱兵拿下投江。60后(1913年),偶被渔民撒网捞出,后当地民众筹资重建寺庙,香火旺盛。“文革”时期,寺院再此被毁。1989年,铜佛寺又建,建成大雄宝殿、西方三圣、弥勒殿、观音殿、财神殿、韦驮殿、天王庙、斋堂等主辅用房,近四千立方米。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天门圣境”。铜佛寺依山傍水,风景绝佳,历来吸引着各地信徒前来焚香拜佛。每逢佛事,香烟浓郁,香客如潮。因此,被列入芜湖十景之一的“天门烟浪”。




前一篇:长江系列:安徽芜湖-天门山
后一篇:安徽芜湖-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