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2018-11-08 12:18:05)
标签:

旅游

历史

城市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西宁山陕会馆位于西宁城中区新隆巷,为西宁地区一处颇具影响的古建筑群,历史上是山西、陕西两地商贾联乡谊、通商情、祀财神的场所。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据史料载,明末清初时青海奉行“藏不入汉,汉不入藏”的贸易原则。至乾隆年间,逐利的山陕商人进入青海,深入藏区开展贸易,收获颇丰,到光绪后期已有上千人之多,民国时期更为兴盛,当时有“山陕客娃半边城”之说,民间甚至有“先有晋益老(商号),后有西宁城”的说法。山陕商人远离故土,为加强彼此联系,互相关照,增进乡谊,交流商情,协调商务纠纷,融洽与官府的关系,需要设立一个共同议事的场所。于是,山陕会馆应运而生。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西宁山陕会馆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后遭焚被毁,1899年,重建于现址。据说,鼎盛时期聚集于此的商家多达五、六十家。会馆平日正常运营,日常开销来源于另行购置的两处地产租金。每逢元宵节、中秋节及农历七月二十二的“财神节”,则举行聚会。山陕会馆的建立,客观反映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社会的变革和民族地区商业贸易的崛起,表达了新兴民族商人要求相应社会地位的愿望,从而激发从商之人包容诚信、尚义利民的人文情怀。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西宁山陕会馆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殿宇华丽,结构精巧。建筑群由山门广场、山门、钟鼓楼、戏台、东西楼廊、香厅、关爷殿、财神殿、陕西馆、山西馆、三义楼等组成。馆前广场由青石板铺就,两侧砌有砖墙,上饰砖雕。山门大匾“山陕会馆”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书。院中设钟、鼓二楼,钟鼓楼后为会馆戏台,名曰“春秋楼”。戏台正对三间大殿,名“香厅”,香厅后即为会馆主要建筑“关帝殿”。关帝殿后有一幽静小院,北侧有 “三义楼”,三义楼两侧又附设两个小院落,分别为财神殿、禅院和议事场所。山门、戏台、香厅、关帝殿、三义楼沿会馆中轴线依次排开,自然形成了四个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的院落。各殿宇中均为方砖铺地,屋宇金碧辉煌,斗拱高翘,彩绘焕然,显示出山陕商人的财力与人气。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西宁山陕会馆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在历史上西宁地区文化娱乐设施极度匮乏的时代,山陕会馆承担了部分这方面的功能,门前广场有说书、拉洋片的、卖香烟、瓜子、蜡花豆的,每逢遇到唱戏时,商小贩汇聚、群众云集,人气旺盛。这种场景也是旧时山陕文化融入西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山陕会馆多次修缮恢复,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青海-西宁山陕会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