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的咖啡

标签:
旅游美食杂谈 |
分类: 境外旅行 |
咖啡是一种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用经过烘焙的咖啡豆,通过一定的步骤制作而成,其中咖啡豆来自于咖啡树所结果实中的果仁(种子),咖啡树属茜草科常乔木。在咖啡制作过程中,不同产地的咖啡豆和不同的烘焙、烹煮流程,体现在味觉上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甜度、酸度、醇厚度或是干净度。




关于咖啡的起源历来有两说,一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咖法地区(Kaffa)的牧羊人传说,再是也门瓦萨巴地区奥马酋长的传说,目前公认是起源于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种植及园艺推广则源于6世纪时的阿拉伯半岛,到15世纪,已在包括波斯、埃及、土耳其和北非在内的国家广泛流行。最初,咖啡树的培育种植技术是被高度保密的,而且咖啡豆必须至少加工至半熟,才可出口,因为咖啡豆本身就是种子,可种植培育新苗。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曾通过控制咖啡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尽管如此,17世纪,咖啡种子和幼苗还是陆续流出,在印尼等地大面积种植。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国,同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咖啡生产国,其栽培方式从成片的野生咖啡树林、半开发土地,到传统经营的小型农场,直至现代化的种植园,应有尽有。其中在野生自然环境下收获的咖啡豆被称作“旷野的咖啡”,颗粒饱满,略带酒香,保留着咖啡豆最原始、最自然的味道。咖啡在埃塞相当于国家货币,现有的富人其祖辈都是靠咖啡贸易发家的。





埃塞俄比亚咖啡的产区通常以大产区、小产区、村落产区和水洗处理厂来划分,其中约50%的产区位于海拔1500多米的地方。其中最著名产区有季马(Djimmah)、西达摩(Sidamo)、哈拉尔(Harar)等。耶加雪菲(Yirgacheffe)原属西达摩产区,后来因其风味特殊,拥有浓郁和复杂的果香,成为最知名的埃塞咖啡品牌,而被独立出来,自成一区。耶加雪菲咖啡豆因与雀巢公司(Nestle)所属德国公司建立了最大量的单一供应关系,市场上极为少见。哈拉尔咖啡是埃塞所有咖啡中生长地域海拔最高的一种,分长咖啡豆和短咖啡豆,其中,长咖啡豆有着柔软的口感,带有原野气息的酒香,且略呈酸味,最受欢迎。季马为咖法省首府,季马咖啡产于海拔1200多米的地方,拥有利姆(Limu)和巴贝卡(Babeka)两个品牌。






埃塞咖啡的加工方法有日晒和水洗两种,其产生的咖啡风味差异很大,水洗处理的咖啡,醇厚度、土味稍低,日晒加工的咖啡口感更狂野。如:哈拉尔咖啡仍以传统的日晒法来处理生豆,其烘培时会有强烈的巧克力气味出现,口感狂野带着中度的酸及丰厚的质感,是非常典型的摩卡风味,优质的咖啡豆带有茉莉花香,及类似发酵酒香的馀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