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普美女书文化村
标签:
旅游历史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普美女书文化村位于湖南永州江永县,似镶嵌在潇水之上的美丽明珠,是江永女书文化流行与传承的核心村落。女书是流传于江永一带的女性文字,被誉为“南楚奇字”,人类迄今发现的唯一性别文字,其对于文字学、语言学、妇女学乃至历史、考古、人类及民族等学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堪称中国文化瑰宝,世界文字奇观。2002年,江永女书作为全国首批48件档案文献之一,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
.

.

.
普美女书文化村地处江永上江圩,是潇水下游的水中绿洲小岛,普美村也称浦尾岛,意“潇浦之尾”,普美或为其方言谐音。绿洲呈倒葫芦形,有意思的是绿洲上的村民也大多姓胡,为千家峒十二姓之一。长期以来,这里农渔并重,农作、水产丰盛,汉文化闭塞,因此女人读唱江永女书曾是一种时尚,自然形成江永女书文化村。这里是杰出的江永女书传人高银仙、唐宝珍的故居,村里80%的家庭都有读江永女书的人。

.

.

女书是流传于江永一带妇女们中的文字符号,以“撇”形笔划为主,以表声而不是表意记录着当地土话。其产生的原因及年代众说纷坛,尚无定论,但年代久远确证无疑。当地妇女们用其读唱娱乐、记事记史、诉说身世、互致信件、祭祀祈祷,是一种交流工具。女书全部字符不足两千,用于组成表意文句的同声字符不少,解读非易,故此其使用、传播局限于较小的地域内。




.

.
普美女书文化村的入口是一座简式吊桥,其村标以折扇和方巾构成,因为女书作为女人之间传情达意的一种文字载体,通常是书写、记录在布帛、纸片、折扇方巾等物件之上,其中最喜欢的是将女书写于手帕与方巾之上。村内开设“女书文化博物馆”,2002年,普美村将祠堂改为江永女书学堂,每到周末,悠扬的读书声从此飘散而成,传承延续着独特的女书文化。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