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 瑷珲古城

标签:
历史旅游地理杂谈 |
分类: 古城(镇)、古建筑、古道 |
瑷珲古城位于黑河市爱珲镇,名字源于附近的瑷珲河,是《中俄瑷珲条约》的签订地。瑷珲又有“艾辉”、“爱乎”、“艾虎”、“艾浒”等多种称谓,皆为达斡尔语音译,是“可畏”的意思。

.
.

.
.
瑷珲古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为当时应对元末残存力量所需而建,在黑龙江左岸,精奇里江与黑龙江汇合处的下游,即今天的俄罗斯境内维笑勒伊村一带,建起了个瑷珲城。清代瑷珲成为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的驻地,因处左岸江东,与内地来往不便,1685年迁往江右岸,即现在的瑷珲新城遗址。

.

.

.
瑷珲古城为当时黑龙江沿岸最大的城镇,据《盛京通志》记载,新建的瑷珲城“内城植松木为墙,中实以土,高一丈八尺,周围一千三十步,西北各二门,东南临江,周围十里。”外城以南北大街为辐射,是瑷珲新城的商业区,大街与河岸平行,临街的每一幢房屋都是店铺,车水马龙,热闹异常。此外,还同时建起了许多庙宇,如城隍庙、龙王庙、文庙、真武庙、关帝庙、大佛寺、魁星阁等。

.

.

.
1900年8月3日,沙俄侵略军进攻瑷珲城,瑷珲军民经激战后,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被付之一炬,仅有一座魁星阁得以幸存。魁星阁大约建于清朝光绪18--26年间,据史料记载:“城内东隅有魁星楼一座,高约三丈余,均为砖木砌成,上塑魁星像,登楼俯瞰城郭,历历在目。庚子之乱,全城尽被焚毁,惟此楼巍然独存,实可为古迹之一也。”1906年春,黑龙江将军程德全派遣副都统姚富升接收瑷珲,1907年5月瑷珲收复,重建瑷珲新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