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 清源山
标签:
旅游 |
分类: 高山、峡谷、洞穴、峰林 |
清源山位于福建东南部泉州市城北,主峰海拔498米,是闽中戴云山余脉,绵延20公里,峰峦起伏,岩石遍布,象形岩石,千恣百态,有“闽海蓬莱第一山”之美誉。
.
.
.
.
.
清源山属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势起伏、岩石突兀,自古以来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清源山因为山上诸多泉眼,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而称“齐云山”,因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因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
.
.
.
.
.
.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据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由于它是中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也被戏称为“老子天下第一”。
.
.
.
.
.
.
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这里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为研究中国垂江以南元代建筑和佛教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
.
.
.
.
清源洞位于清源山顶峰,系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人称“第一洞天”,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有观空楼、佛祖殿,裴仙祠等建筑。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清源天湖是在虎乳泉下方的紫泽洞天谷地建设的清源山蓄水工程,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
.
.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