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清真寺

标签:
宁夏穆斯林回族银川南关清真寺纳家户清真寺旅游 |
分类: 宗教圣地 |
宁夏是回族穆斯林聚居区,历代修建的清真寺为数甚多、分布广泛,据统计,全区已有大小各类清真寺3000多座。凡有回族聚居的村镇,都建有清真寺,有的还不只一座。
.
历史上的清真寺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加上认为破坏,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重新得到贯彻落实,一批幸存下来的清真寺,在政府的资助下得到全面整修;同时,回族穆斯林又集资修起了一批造型美观,庄严大方的中国殿宇式或阿拉伯式清真寺。
.
宁夏回族所建清真寺,严格遵循伊斯兰教的各项原则,又大量吸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清真寺不仅是宁夏回族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开展社会活动的场所。在宁夏,每个清真寺都和周围的穆斯林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地区性的宗教和民政组织单位,这就是“教坊”。
.
具体来说,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淋浴净身、礼拜的场所,是阿訇宣讲教义和宗教知识的讲坛,是培养新一代宗教职业者的经堂,亦为穆斯林主办丧事及屠宰食用禽畜的服务场所和阿訇等宗教专职人员处理坊内事务的办公地点。此外,清真寺还被用作欢度宗教节日的礼堂、纪念先贤的会场、筵宴宾客的厅堂和穆斯林锻炼身体的武术场,也是接待外来穆斯林的旅舍。
.
宁夏清真寺的建筑设置,一般都有礼拜大殿、邦克楼或望月楼、沐浴室。大殿内部有米合拉布(圣龛)及设在殿内西北角的敏拜尔(宣教台)。在方向上,无论寺址建于哪方,其拜殿一律在坐西朝东的方位,米和拉布均背向正西,这是穆斯林礼拜时的朝向。寺内不供奉偶像,也不用动物图形装饰,只是以《古兰经》经文或植物花卉作装饰图纹。
.
宁夏的清真寺分为两大建筑风格,各有特色。一种是近十几年兴起的阿拉伯建筑式样。其外观造型是在大殿顶上设置一组浑厚饱满的绿色穹顶,周围有四个小穹顶,各居殿顶一角,簇拥着中间一个巨大穹顶。大穹顶上有一弯新月挺向蓝天。同时,注意整体色彩运用,殿堂内布置淡雅、素洁,不饰彩画或雕刻。平面布局采用集中式够图,强调垂直轴线。这种建筑特点的典型代表为银川南关大寺、西吉北大寺和吴忠东大寺。
.
另一种保持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古朴大方,雄伟庄严。一般采用四合院布局,使用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通常由前卷棚、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上面用勾连搭的形式连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统一的大殿。庭院富有中国传统风格,种植花草树木,立碑悬匾,反映出回族穆斯林重视现实的生活态度。这种运用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将伊斯兰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手法融会贯通。这方面的典型是纳家户清真寺和银川中大寺。
.
银川南关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清末明初,“文革”中被拆除,1981年重新修建。寺院面积约1万平方米,为银川穆斯林活动中心之一,主体建筑为二层,阿拉伯式圆顶闪闪发光,顶端新月高悬。可容纳千人同时礼拜。一层为水房和接待室,二层为礼拜大殿,内部宽敞明亮,外观巍峨壮观,楼前中央建有直径15米的喷泉。该寺的照片曾一度被中央电视台选作银川气象预报的背景图案。近年来又兴建了两座高耸的邦克楼和回廊,使全寺建筑联为一体,已成为中外游客观瞻银川的一大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