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2012-06-11 17:44:44)
标签:

中国

石门关

固原须弥山石窟

相国寺

佛教

分类: 高山、峡谷、洞穴、峰林

须弥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位于固原西北寺口子河北麓的山峰上,有一百多处石窟,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属六盘山脉,山基以紫色砂岩,砂烁岩及页岩组成,海拔2003米,峰峦叠嶂,林木繁茂,傍有流水,风景秀丽,是西北黄土高原不可多得的风景区。具有重要艺术价值的须弥山大型石窟艺术造像,就开凿在“宝山”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一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与仅开凿在一座石崖上的国内大多数石窟迥然不同的是,须弥山石窟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须弥山最早叫逢义山,唐代时须弥山开始称“景云寺”,五代、宋、西夏、金、元至明初都沿袭这一称谓。须弥山作为佛教称谓和石窟的代名词,当推宋代。须弥山石窟初创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兴盛于北周和唐代,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古代丝绸之路沿线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其开凿规模、造像风格、艺术成就可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大型石窟媲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续凿及宋元明清各代修葺经营,成为中国古代长安至关外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处佛寺禅院,历时已有1500多年。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须弥”原为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也可称为须米楼、苏弥楼、须弥楼等,意译“妙高”、“安明”、“善积”等,传说中的须弥山高达200多万里,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三倍,也就是说有200个我们所生存的地球摞起来那么高。依据佛教理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石窟寺简称石窟,依山崖开凿建造的佛教寺院建筑,起源于印度,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和弟子们坐禅说法的场所,常被称为“石室”,约在东汉以后随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国内地,北魏至隋唐为兴盛期,各地开凿大量新窟,唐朝以后渐衰,建筑型式分为中心柱和无中心柱两种。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须弥山石窟的初创和发展也和中国北方其它石窟发展大致相同。须弥山石窟所处的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由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经之地。到了唐代,唐王朝为了加强边疆防卫,又在这里设立了“石门关”,直接制约着中原与西域的军事与交通,使这里有着“关中咽喉”之称。宋代,这里又是怀得军的驻地平夏城(黄铎堡)的险要关隘。须弥山地处北上大漠,西出西域的要道,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后第一座著名的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门关遗址所在。清《甘肃通志》载:“州北九十里须弥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都城长安的要冲,是屏蔽中原及长安的门户。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须弥山石窟现存石窟150多座,分布在连绵2公里的8座山峰上,自南而北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区。北魏石窟集中于子孙宫,以第14、24、32、33窟为代表,多是3~4.5米见方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四面分层开龛造像,第32窟塔柱多达7层。第24窟塔柱上层龛内雕刻佛传故事。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北周石窟开凿工程向北发展,集中于圆光寺、相国寺区域,规模大、造像精,现存主要窟有第45、46、51、67等窟,都是平面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隋唐时的石窟主要分布在相国寺以北、以唐代石窟数量最多,一般4~5米见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设马蹄形佛坛,成铺的造像配置坛上,5尊或7尊,多至9尊,不另开龛。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受风雨地震等自然灾害及人为影响,石窟佛像、彩绘壁画出现大面积风化,文物被毁坏的速度逐年加快。今年6月6日,世界历史遗迹保护基金会公布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为“2008年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之一。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须弥山入口处高达20.6米的弥勒大座佛。它高坐于唐代大中三年(849年)开凿的一个马蹄形石窟内,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庄重,十分壮观。这座大佛比云岗石窟中最大的十九窟坐佛和龙门石窟的奉先寺卢舍那佛还高,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走近观察,只见那佛高大魁梧,足有五六层楼高,耳朵有两人高,眼窝直径1米多,佛虽大,但雕刻却十分的精致。专家说,这完全是一块完整的罕见巨石雕琢出来的,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

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