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阿坝 凉台沟(红军沟)

标签:
凉台沟毕棚沟317国道理县四姑娘山 |
分类: 红色之旅 |
凉台沟原始生态景区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的梭罗沟境内,和毕棚沟景区相邻,据说当年红军长征时在大梁湾短暂休整,所以也被称为“红军沟”。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邛崃山脉主峰北段,海拔高度2015M―5922M,山地立体型气候,空气污染度为零,距成都 221公里,距县城20公里。集高山、峡谷、清泉、瀑布、雪山、原始森林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于一体。景区内红叶、杜鹃花种类繁多,溪水潺潺,森林原始,瀑布飞挂,冰川奇特。凉台沟是新开发出来的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沟里景色迷人,公路尽头的大梁湾海拔3500米,沟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进入凉台沟的路标在G317国道上的路标为“毕棚沟”,在进入毕棚沟景区前有一岔路口,沿“梭罗沟”、“红军沟”的路标,即是去凉台沟的盘山路,道路弯道较多,途径七个拐,到达凉台沟,景色很雄壮,背后是雪山,中间是彩林,面前是很古朴的小木屋。雪山觅幽景,野趣见襟怀。洁净湛蓝的天空,若游若定的白云,金碧辉煌的落日,白雪皑皑的山脊,五颜六色的彩林,泱泱而来的溪流,低矮简陋的木屋,奄奄一息的枯草,蜿蜒曲折的小径,构成了雪域高原上独有的简淡、空灵、静穆、清寂意境。
理县驱车前往凉台沟,从317国道转理小路到达。理小路是湖南省援建项目,总投资2.1亿元,总长90公里,在理县境内约52公里,贯穿理县凉台沟,连接毕棚沟风景区,穿越15公里高寒无人区,是连接理县和小金县的唯一通道。理小路的修建,不但把理县毕棚沟、梭罗沟、凉台沟景区与四姑娘山景区和卧龙景区连接沟通,更重要的是打通理县的第二条“生命通道”。此前,理县境内仅一条317国道与外界相连,“5·12”大地震使理县几度变成与世隔绝的孤岛。湖南投资2.1亿元,修建理小路。湖南建工集团的建设者们两易寒暑,在海拔3500米高原和19公里无人区以及多处泥石流灾害的恶劣环境中,创造了新的人间奇迹!
春天的凉台沟野花怒放。雪峰下是原始森林和红粉相间的高山杜鹃花,刚刚萌发淡黄色嫩叶的落叶松穿插在溪流、冷杉之中。夏天的凉台沟清静而凉爽。皑皑雪山辉映着溪流瀑布,野花浪漫更显高原的妩媚。秋天的凉台沟红叶繁多,红叶规模大,红叶期从每年9月开始一直延续到11月中旬。冬天的凉台沟,堪称西部的林海雪原,冰雪景观的圣殿,还有冰挂、雾凇,是雪地运动的佳境。
海拔3500米左右的大梁湾凉台沟(红军沟,这里也是理小路理县境内的最末端),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开阔地,西面是终年积雪的雪山主峰,南北两边都是向东伸展的植被茂盛的高山。从雪山脚下伸出来一条清澈的溪流由西向东蜿蜒流淌,顺着小溪向雪山慢溯上去,是一块更开阔的地方,当地老乡在那里搭建了十数个小木棚,用于上山挖虫草等药材时中转休息。小木棚在这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的地方毫无章法地散落着,形状也不规整。置身其中,原始之风袭来,给人带来一种神话般的遐想。一条用混凝土镶嵌鹅卵石的步行道把所有木棚连成了一片。俨然成了一个别墅群了!”
毕棚沟原始生态景区位于理县朴头梭罗沟境内,景区全长约45公里,宽约4公里,幅员18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2400-4500米。沟南连四姑娘山长坪沟,东北紧靠著名的古尔沟灵泉圣水,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优良的生态环境著称。景区内红叶、杜鹃花种类繁多,溪水潺潺,森林原始,瀑布飞挂,冰川奇特。
这里是国内非常知名的徒步旅游圣地。因为可以非常充分的体验四姑娘山的美感及沟内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这条国内外知名的徒步旅游线路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徒步旅游爱好者来穿行,一般完整穿越需3-4天时间。
小金四面均被大雪山包围,在没有修建“官路”的明清甚至更早时期,这里与外界的沟通得益于一条古道,它由四姑娘山景区内的长坪沟一直向东北延伸,穿过海拔4668米的垭口,连通了与小金县东北部相邻的理县毕棚沟,成为运输盐巴、茶叶、衣物的血脉之道,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唐柏古道”。时日如梭,巴朗贯通,古道废弃,直至80年代初期,江苏一山友从资料中获得这一信息后,雇佣了数名当地向导和十余匹马,在雪中穿行14天,终于走通此路线,使它重新面世并逐渐成为中国境内经典的穿越路线之一。这条线路将是四姑娘山和毕棚沟这两大风光绝美的景区完美结合在一起,是欣赏秋色最好的地方,徒步穿越者可以欣赏到2条沟最美丽的景色。穿越路线的起点是长坪村口,而终点是毕棚沟口,全程大至为111公里,但其中毕棚沟内的45公里包车到达,所以徒步穿越长度约为6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