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马尔康 西索村、卓克基土司官寨

标签:
西索卓克基镇马尔康县藏族东楼 |
分类: 人文、历史、教育 |
西索村地处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腹心地,国道317和省道210线交汇处,与镇政府所在地隔河相望,总面积95平方公里,海拔2660米。卓克基乡西索村,一个安宁祥和的加绒藏族村寨,位于马尔康以东7公里,地处海拔2700米的高原,在卓克基留存的所有历史烙印中,留有一笔浓重的红色。
漂亮的藏族民居都是当地居民用山里的石头一块一块地砌成,石块之间缝隙均匀,并形成漂亮的曲线,窗子上画着藏族特有的美丽图案。清澈的梭磨河从村前奔流而过,河水的流淌声永远都陪伴着河边的人和屋。整个村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宁静安详。
村子对面就是卓克基土司官寨,阿城小说《尘埃落地》的故事原型,就是以这个土司家和卓克基村为背景的。土司官寨全部用木材建造,虽然已经坍塌近半,但仍然可以看出它的规模、气势非同一般,那个断壁残垣的遗址,在夕阳下别有一番颓废残缺的美感,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称赞其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
土司官寨,亦称土司署或土司官邸,为土司管辖境内的政治中心,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马尔康县城东南约7公里的卓克基镇,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也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在交通不发达的岁月,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锁钥。
卓克基土司官寨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建筑,始建于1918年,是末代土司索观瀛亲自创意设计并组织修建的。整个建筑由四组碉楼组合而成封闭式的四合院,院内中心部分为天井,总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单层面积达15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63间。正面南楼为一楼一底建筑,其底层由大门入内,系门厅;二层为汉式“会客厅”亦称“外宾厅”,为土司接待汉族官商客旅的专门场所,顶为平顶,如今天的阳台,用于沐浴阳光,观赏景色,或向隔河仰视的西索村差人发号施令。官寨正对面的北楼为四楼一底,一、二、三层为库房、客房、茶房等,四、五层正中为大经堂,两侧则对称排列着黄教、本教等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经堂;四层经堂墙外有悬挑出墙外的木质转经回廊,廊内安置有一列牛皮包裹的木质经筒。官寨左右两面的西楼、东楼分别为三楼一底、四楼一底建筑,是土司及家眷的住房、书房、厨房、库房及当班大管家、小管家、杂役的住房;西楼、东楼左边分别有阶梯式木楼梯直通顶层,各楼房靠天井处又有一周木质回廊作为同层各楼道间往来的通道。在官寨左面耸立着一座与西楼连通的四角形的碉楼,初建时共9层28米,现仅存6层、余高20米,形态稳健,气势轩昂,不仅是土司及家人在紧危情况储藏珍贵物资及藏身的防御性建筑,同时亦是土司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