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事件的疑问和思考
(2023-03-11 19:43:2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感 |
自从江西上饶私立志远中学15岁的男高中生胡鑫宇去年10月14日莫名其妙地失踪,到今年1月28日神奇偶然地被发现,一直是举国关注的一个热点,一百多天来,我也时刻跟进,也认真看了2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警方给出了充分的证据,很多比较令人信服,但我仍有一些疑问:
1),警方动用了几乎所有的刑侦手段,成千上万人地毯式多次搜查范围达589亩,最终出事地点却在距学校直线距离仅226米,步行仅5分钟的一个粮仓内,地毯式搜寻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是没尽力还是当时那里还没有尸体?
2),全封闭的学校围墙最低处有2米多,监控众多,一个刚入校一个多月的孩子怎么能在成功地躲过所有摄像头并翻墙离开?
3)储备粮仓要重点保护,外人甚至公安也难入内,5米高围墙,既然严格防盗为什么墙里面要修成呈阶梯状,外面刚好堆有离顶1.5米高的沙土堆,还刚好也是监控盲区,沙堆是何时堆放的?难道是故意让人攀爬进入的?
4),尸臭能传多远?搜索范围达1500米、嗅觉是人类300万倍的搜救犬难道离尸体几米竟闻不到?
5),为什么胡同学决意自缢时在要脱下内衣反穿外衣?反穿的衣服上吊一百多天后难道不会随着尸体风干变小而掉落下来?
6),他的内衣、眼镜和饭卡现在在哪?这么重要的物证为什么在通报中未提?
7),听说人死后尸体会分解风化,下面泥土里应很厚的尸液,此案中有吗?
8)专家说此鞋带在缓拉时最大承重170斤,1.73米、140斤的人弹跳上套瞬间的下沉力是多少?一个鞋带能承受吗?在野外风吹雨淋,100多天难道不会断吗?
谁能做做这个实验告诉我结果?
目前我对警方只相信60%,除非他们能解释我的疑问,也是很多网友的疑问,若事实确是发现地就是胡死亡的第一现场,相信警方会给出更多证据的,他们以后工作应更加缜密,哪怕为得到0.1%的可能证据也要拿出100%的力量去搜寻,我国的许多悬案和李昌钰博士的案子都是从蛛丝马迹突破的,哪能只听到“那里有蛇”就不看很明显很可能的攀爬痕迹(当时有沙土堆和真是第一现场的话)而放弃搜寻?
若是自杀,我也想说一点:目前教育几乎唯一的目的成了考上好大学!“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苦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熬一个春夏秋冬,享一生荣华富贵”“不学?将来别人壁咚的墙就是你砌的”、“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而各种招聘,关键重要的就是文凭尤其第一文凭,没有好工作何来好婚姻好生活?于是孩子有出息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考上北大、清华、985、211,但人的资质性情不同,“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科学研究上名校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傻瓜是用错地方的天才,社会需要多方面的人材,只要能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踏实肯干,都可以有自己的幸福;国家也应通过减少各职业间巨大的薪资差从而加强每种职业尊严和幸福感,引导人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并也可过得快乐而不是千军万马不得不去挤独木桥!这样胡同学在功课暂时落后时也不会有那么大的自责和压力,家长也不会强迫自己的孩子去学他们不感兴趣的课程!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分数至上,忽略孩子的体育、美育、情感及心理成长的教育,造成他们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年龄不相称的压力!同时家长也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更要成为他们的朋友,让孩子能向你坦露心扉,这次若胡同学有一个知心的人也不会有如此的结局!
愿逝者安息,愿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类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