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2024-06-01 11:16:07)我国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形势呈现为积极向好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同时,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我们要同时看到,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数量总体呈“止跌回升”的情势,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明显增多,个别恶性案件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应予高度重视。
最高人民检察院4月26日发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数据显示,人民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方面,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6万人;严厉打击利用电信网络手段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2100余人。充分发挥惩治与预防作用,共起诉未成年人犯罪1.2万人,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三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依法核准追诉;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附条件不起诉5000余人。同时,坚持“一案多查”,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延伸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000余件;制发“督促监护令”6500余人;全面、系统审查各类司法案件中反映出的未成年人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面临风险的线索,办理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900余件;监督立案(撤案)刑事案件800余件。(据央视报道)
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4年一季度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根据最高法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法院判处未成年人罪犯1.2万人,同比增长77.67%。占罪犯总数的3.12%,同比上升1.12个百分点,重刑率8.50%。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犯罪惩防并重、标本兼治,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健全完善综合治理工作。在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方面,依法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共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6万人;严厉打击利用电信网络手段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起诉2100余人。充分发挥惩治与预防作用,共起诉未成年人犯罪1.2万人,对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三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依法核准追诉;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附条件不起诉5000余人。同时,坚持“一案多查”,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延伸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件1000余件;制发“督促监护令”6500余人;全面、系统审查各类司法案件中反映出的未成年人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面临风险的线索,办理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900余件;监督立案(撤案)刑事案件800余件。(据扬子晚报报道)
位遏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升势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认真抓好今年4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认识。要扭转“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被动状态,树立法律的权威,加强执法力度,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真总结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四十来,在保护未成年人、惩罚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成功经验,用好少年司法制度、机制和举措,克服近年来一些基层法院少年审判力量弱化、机构虚化的局面,深化少年司法制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设立少年家事法院,推进未成年人司法规范化专业化,加强司法机关相互配合与制约,从根本上防范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恶性犯罪,有力遏制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及侵犯未成年人犯罪重新上升的势头。认真研究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惩戒和矫正。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未成年犯罪人与被害人互动的研究,解决未成年人犯罪的民事补偿不落实,对犯罪人实行终身追偿没有法律依据等实际问题。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细化未成年人保护保护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教育,帮助他们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要强化监护人责任,减少农村地区隐性失学辍学数量,加强未成年人初次违法犯罪司法执法教育威慑,加强社区街面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集聚活动的监测预警,帮助未成年人职业转化和就业引导,加强法律威慑预防,遏制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高发的势头。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罪错和心理健康评估制度体系,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与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和罪错未成年人职业引导转化。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推广,严格监管监测易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殊场所,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为社会问题。
三是树立未成年人保护的系统观念、全面的观念,明确惩罚也是教育,惩戒也是保护。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惩戒体系,理顺预防、处罚、刑罚、矫治等措施的关系,制定未成年人矫治处分适用实施细则,明确办理程序和适用标准。强化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主责,建立未成年人警务工作机制和专门工作队伍。完善学校办学标准,强化教育部门统筹协调职责。落实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专门矫治教育制度。明确专门矫治教育实行政府统筹管理,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分工负责,进一步细化专门矫治教育适用条件、执行方式、矫治内容、解除途径等。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关注特殊群体等方面的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