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马向南
司马向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15
  • 关注人气: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绿”戏穴

(2024-05-25 06:29:29)
 “青绿”戏穴
网络上的宣传照
       昨晚,东方歌舞团《只此青绿》在马鞍山保利大剧院进行了三场演出中的首场演出。徐徐展开的舞绘《千里江山图》,不仅给我们带来视觉的盛宴,更给我们带来文化创新乃至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文明新形态创造的启示。
       我们吊吊书袋,青绿,颜色名,有时为绿色植物描述词,在中国国画颜料的石青和石绿,也指以这两种颜料为主色的着色方法。清代王翚说:"凡设青绿,体要严重,气要轻清,得力全在渲晕,余于青绿法静悟三十年,始尽其妙。"(《清晖画跋》)恽寿平也说:"青绿重色,为秾厚易,为浅淡难,为浅澹矣,而愈见秾厚为尤难。……运以虚和,出之妍雅,秾纤得中,灵气惝恍,愈浅淡愈见秾厚,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画法之一变也。"
       王希孟和宋徽宗就不讲了,把这个古纸堆里的故事搬出来再讲一遍,要讲的眉飞色舞、气壮山河,绝非易事。我都想过了,篆刻人、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制墨人,都能想的出来。唯有“青绿”不好处理。作者真是博大精深(我找不到更好的词语表达我的至高钦佩),以女性舞者拟化出“青绿”的精灵,切合舞蹈的规律,也符合所有喜剧艺术欣赏的规律。贯穿故事的红线是“展卷人”,虽在其他同类剧目中已有运用,用在本剧也不觉得雷同。对王希孟与宋徽宗的处理,不留心几乎看不出,我觉得这也应算《只此青绿》成功的秘诀之一吧。毕竟,江山就是人民。
“青绿”戏穴
千里江山图局部
“青绿”戏穴
千里江山图新视觉展示
“青绿”戏穴
舞剧广告
“青绿”戏穴
近观青绿
“青绿”戏穴
谢幕手机可以照
“青绿”戏穴
谢幕手机可以照
“青绿”戏穴
谢幕手机可以照
“青绿”戏穴
谢幕手机可以照
“青绿”戏穴
演出前观众在宣传牌前合影
“青绿”戏穴
《只此青绿》文宣产品也吸引观众驻足
“青绿”戏穴
演出结束一些观众在演员出口处等着与主演见面和拍照
“青绿”戏穴
演出结束一些观众在演员出口处等着与主演见面和拍照
“青绿”戏穴
演出结束一些观众在演员出口处等着与主演见面和拍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