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赊账发行迟早是要还的!

(2017-01-12 00:15:23)
分类: 综合

赊账发行迟早是要还的!

 

11日的大盘走出了震荡下行的走势。最终,两市指数均阴线收场。沪指、成指、中小板指数等,分别迎来2连阴;创指迎来5连阴。

 

周二以来,随着沪指30日线、60日线的相继失守,并互相交叉以后,令后市行情突又变得扑朔迷离了起来。

 

现在,有必要对3301点以来的调整,在性质上面进行一些修正。换言之,今年的上证指数,将极有可能会去考验2016年光头长阴线(年线)的长下影线部分(3103点~2638点)的支撑情况。

 

至于创业板指数,起自4037点以来的大调整,目前仍然在继续当中。考虑到创指早已经跌破了585点以来的一条长期上升趋势线,故,后市向下去依次考验1841点、1779点等,或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个人观点)。

 

基于此类判断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新股IPO的空前大扩容,以及大小非源源不断的解禁减持,甚至部分清仓式的套现……等等,从而导致A股市场供大于求,严重失血。

 

的确,投资者有理由要问:几乎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新股发行节奏,这到底是在效仿中国高铁“世界第一”的速度呢?还是在新股“如何发”上面,继续“摸石子过河”呢?还是实实在在的在为等待上市的公司进行“护贫”呢?抑或,是在为未来的注册制进行(变相的)投石问路?

 

诚然,对于资本市场来说,适当的IPO融资,本无可厚非!但相关方面以如此史无前例的扩容速度进行新股发行,其科学依据到底在什么地方?

 

赊账发行,看上去很美!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其改变的仅仅只是发行新股的方式,并没有改变其融资扩容的事实和本质。长此以往,每天、每周多家新股的密集发行,投资者即使再如何进行“赊账”(申购),到头来,终究还是要有二级市场中成千上万的股民用真金白银来进行买单(还债)的。

 

在如此大扩容面前,任何的所谓基本面、技术面等之类的分析,或许都将会变得异常的苍白无力!!市场中极大部分的股票,都将由于缺乏必要的承接盘,其股价只能够走上阴跌阴盘之类的慢慢熊途。整个大盘的重心,也将因此而逐渐下沉,下移。甚至,不排除将来某一天,新股将重新陷入大面积破发,继而有可能会出现“赊”不出去的难堪之境。

 

总之,2017年的行情,如果以当前这样的速度大发新股的话,届时,不但4000点的沪指可能只是种一厢情愿的奢望!弄不好,上证指数年线二连阴都很有可能。对于投资者来说,建议尽量选择走为上为妙。因为普通投资者,的确没必要去留恋这样一个十足的“圈钱市”。民间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假如把这话套用到时下的IPO等上面,或许,此类竭泽而渔式的赊账发行——迟早,也是要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