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综合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12月行情仅剩下下周5个交易日了;2016年行情,也仅剩下下周5个交易日了;现在的问题或在于:月底、年底,能否唤来市场的阶段底?
这问题见仁见智,观点多多。
与美股相比,大洋彼岸的道指已逼近了20000点,沪指却还在3100点附近继续“摸石子过河”。一个是拥有200多年历史的成熟的投资市,一个是仅有20多年历史的不规范的“圈钱市”。这,就是距离(个人观点)。
从A股基本面观察,影响本轮大盘调整的许多不利因素,仍一大片一大片的客观地存在着。此类利空犹如凄厉的北风,又像浓浓的雾霾一样,吞噬着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从成交量观察,本周二沪市的量萎缩至1716亿元,与3301点那天的成交量(3482亿元)相比,已经萎缩了大约50%左右。但与 9月27日,沪指在2969点附近时的量比较(当日沪市成交1334亿元;9月29日沪市成交1227亿元),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最近的一个地量出现在9月30日,当日两市共成交了大约2987亿元。假如与上一个地量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的话,则目前两市的量,仍然有点偏大。也就是说,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类似的(真正的阶段性的)地量。
从市场热点及相应的一些板块等分析、观察,虽然举牌概念之类的走势依旧不温不火,萎靡不振;一批强势股在周五还落井下石般大开杀戒,但混改概念之类的个股,在本周的表现却十分抢眼!特别是像中国联通、东方航空,石化双雄等大象,本周均逆势大涨(举例仅供分析参考)。其余权重板块中,像四大行、四大保险等之类,相关股票的股价大多都已经回到了前期的调整平台、或者9月份的起涨点附近,继续下行的空间变得很有限;券商板块中,绝大部分的个股都不约而同地走完了9月底以来的那“一座高山”!有的甚至还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煤炭、有色、地产、钢铁、建筑、铁路基建等板块,也已调整多日。有些甚至先于大盘进入了调整(如:黄金、铜等之类的一些股票)。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导致本轮大盘调整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供大于求),在于二部分蓝筹品种的价值回归、估值修复,及举牌概念之类的当头棒喝,(再加上大量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IPO密集发行)等。当上述这类“大家伙”的股价水分被挤得八九不离十的时候,至少意味着其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将极为有限!而一旦此类“航空母舰”跌不动,则大盘指数未必还能够杀得动。
从缺口观察,本轮调整,沪指已在日线上面出现了2个下跳空缺口,而来自30分钟等K线的下跳缺口,则多达4个左右。周五沪指,在30分钟、60分钟等图表上面,虽顺势封闭掉了周二的上跳空缺口,但距离3084点,还相差约19个点的距离。下周是否会产生新的跳空缺口?或者在前期低点附近能否及时止跌企稳?都对后市行情的研判,关系重大。
从均线系统等观察,上证指数来自下档的强支撑区域,主要有几个:120日线、144日线;20周线、30周线、60周线等。这其中:20周线本周处在3106点附近,对沪指构成第一道防线;半年线与60周线,目前都在3090点上下附近,对沪指构成第二道防线;144日线、30周线,均处在3050点上方附近,对沪指构成第三道防线;除此以外,像3095点、3084点、3060点等,也都非常重要。后市空头想要继续长驱而入,继而进入上述有多道防线构筑而成的多头腹地,也绝非易事!当然了,来自上档的阻力,也压力山大!一些中短期均线的空头排列,MACD的继续下行,都需要时间来修复。
从趋势线来观察,目前沪指仍顽强地运行在2638点以来的一条中长期上升趋势线之上。其下一个强支撑区域,大概在3100点~3050点之间。换言之,后市空头即使再向天借50点,猛砸!上述趋势线仍将成为多头(手中)的一条不可多得的、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
从时间周期等观察,沪指自11月底见顶回落以来,调整已有4周。假如从3301点波段高点起算,至今沪指已运行了大约19个交易日左右。下周二前后,将迎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窗口。届时指数是继续破位下行呢?还是二次探底成功?这也非常关键。
从黄金分割等来观察,如果把3301点以来的调整,仅仅当成是2638点以来上涨途中的一个普通的回调(小浪或子浪)等来看待,那么,对应于2969点~3301点的上涨波段来说,其调整的0.618分割位,大概在3095点一带。本周二沪指盘中一股脑儿地砸向半年线,在3084点止跌并回拉,除了短期内跌幅过大、重要均线的强支撑作用等以外,也与上述理论上面的量度跌幅等有关。(如果3301点以来的调整,因为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投资者信心的严重缺失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了对整个大形态上面的深度修正!那样的话,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多了。)
从形态上面观察,有同行喜欢用头肩顶等之类的量度跌幅来预测(本轮调整),也可以。其量度跌幅大概在3100点附近。
归纳起来:一是基本面仍比较纠结;二是阶段性的地量似还没有出现;三是权重板块下跌空间有限;四是不排除还会出现第3个缺口;五是沪指在3100点~3050点区域支撑较强;六是中期上升趋势并没有走坏;七是12月底有可能会迎来较重要的时间窗口;八是从浪形、理论量度跌幅等考虑,3100点附近构筑阶段性市场底的希望仍比较大;九是上证指数还运行在比较陡峭的短期下降通道以内。
总之,存在皆合理。作为一轮调整行情,目前还在继续中——何时何地,大盘才真正探明阶段性底部?当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故不排除接下来的大盘,可能还会有“最后一跌”之类的可能性的极端走势!对此,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乐观一点估计,如果上证指数能够在未来的一周左右时间内,成功地完成月底、年底、市场阶段底等的“多底合一”这类神奇演绎的话,则传说中的跨年度行情,有望在历经风雨洗涤之后,徐徐展开……
实战中,建议适当关注混改概念,央企改革,沪深本地股及真正高成长的高送转潜力股等;适当回避涨幅巨大的前期强势股、妖股,大小非清仓式减持的“烂股”,缺乏业绩支撑的、如“千股横盘”之类的冷门股、呆股等(在其没有放量突破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