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被数百点大反弹遮挡住眼

(2014-05-27 09:32:47)
标签:

硬道理

中国股市

不仅仅

历史新高

中小板

财经

分类: 综合

别被数百点大反弹遮挡住眼

 

日前,有一种预测很雷人,认为蓝筹已显示了明显的相对收益,展望未来半年,全市场将有20%的反弹空间,并且建议以蓝筹为进攻的坦克,优质成长股为手雷。作为一种观点,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无可厚非。

 

但笔者所要提醒一般散户投资者的是,一切对未来的预测和判断,都只能够仅供参考,不能囿于数百点大反弹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定论;更不能老想着市场将有n点的大反弹,而被数百点反弹的一厢情愿遮挡住眼。比较实际可行的方法是骑驴看唱本,敌变我变,走一步看一步。毕竟市场是走出来的,不是依靠某些神秘玄机预测而来的。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且不谈依然比较困惑纠结的股市基本面形势,让我们就事论事,不妨瞧瞧“20%反弹空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以2014年5月26日2041点收盘的上证指数为例,其20%应为408点,即指向2449点。对应的该指数位置,大约在2012年“解放底”上来,在去年2月18日高点2444.8点附近;或者说,在去年年K线的上影线的尖端附近。按理,放在调整长达近7年之久的大熊市中,试着比照6124点,3478点等历史高点,别说2449点,就是3000点,一点都不算很高!2400多点,充其量还在2007年大牛市的“山脚底下”,也不过比十多年之前2001年的上证指数高点,仅仅高了那么200多个点。然而,就算是近在咫尺,距离2000点一步之遥的年线,至今令市场“遥不可及”,关山难度。

 

从技术指标等角度来分析,问题或许也并不那么简单。本周一上证指数年线在2106点,377天线在2143点,500天线在2154点;其周线的MA500约在2455点附近。上述平均线目前还在以一定的下降速率,缓慢向下移动中,届时如果指数强劲回升到2400点之上,不但将成功突破多条中长期重要平均线,而且有可能包括上述长期均线在内,已经拐头上行,从而形成一种理想的均线系统多头排列,考虑到其助涨作用,上证指数将继续沿着均线系统向上运动,这时候,或许不仅仅是个数百点大反弹的概念了(上证指数年K线上面,MACD高位死叉下行趋势,后市或也将随着数百点大反弹而拐头向上)。至少年线的有效突破,或有可能迎来牛熊的转换,当然,也不排除如3478点下来,指数多次过年线而如昙花一现。至于深圳成指,在年K线上面,MACD同样面临着高位交叉的趋势。

 

想要带动上证指数作如此大幅度的反弹上行,应该少不了银行、证券、保险、二桶油;或者煤炭、有色、钢铁等权重大蓝筹板块,这最容易令市场联想到当年的大蓝筹罕见的历史价值说!结果怎么?那时候买了大蓝筹的投资者,如果当初不是跑得快,至今恐怕想走都只能“吃不了兜着走”。而想撬动大流通市值的大蓝筹,市场没有实打实放量的真金白银,大象未必会起舞——试问这样的大资金将从何而来?

 

1320点的创业板指数,假如后市也来个20%上行空间,则大概在1584点左右。在其季度K线上面,不但成功越过了今年一季度(季K线)流星锤的长上影尖端1571点,而且意味着指数在创新的历史新高了。这时候,同样不仅仅是20%的概念,指数还将继续新高之旅。按照浪型分析,此时当走更大的上升驱动浪,其量度升幅,至少不会是最短的一浪。推动其强劲上行的,除了优质成长股之外,估计还需要其中一些市值过百亿元的相对权重类品种拉抬指数,这同样需要成交量的支持,那么,这量这资金又将从何而来?

 

6月份以后,新股IPO将正式登场,不管其以何种方式发行上市,市场都需要真金白银去“买单”。于是,数千亿的存量资金,既要撬动大蓝筹,又要拉动创业板、中小板等优质成长股在内的指数,还得迎接每月15家左右的新股抽血,再外加大小非减持,再融资配股,优先股……等等等等,几乎一个都不能少,这中间压力山大的资金,眼下实实在在的不知道将从何而来?

 

作为机构一种预测观点,对于市场散户投资者来说,理应一分为二加以区别对待!半年之后的市场,N年之后的中国股市……这些将来的概念,只能顺其自然的运动,到时候当真有n%的升幅,对于整天在市场中莫爬翻滚的投资者,未必会踏空。但如一味地停留在一些“大反弹”的框框之中,倒或许无意之中,易成为典型的“死多头”,这在市场实际操作中,易犯形而上学之类的低级错误。且不论市场中机构与散户之间博弈,历来有“楚河汉界”的关系,一味盲目乐观看多,或者一味过分悲观看空,本身都不可取。在一个存量博弈,融资第一的大熊市场中,或许更多应做个“打得赢打,打不赢走”的滑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记得巴菲特曾这样说过,不理会股市的涨跌,不担心经济形势的变化,不相信任何的预测,只记住两点:A买什么股票;B买入价格。

 

在这样一个熊冠全球的中国股市中投资,设法控制风险,设法保住本金,尽可能在“不要输钱”的前提下,努力让自身利润最大化,或许比什么样的反弹行情,或者反弹行情预测,要来的更加重要,更加实在,更加靠谱。

 

——在A股市场中投资,“活着”,或许才是硬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