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对自己“冷处理”
(2013-06-27 18:35:53)
标签:
很重要上市公司重点有时候横批股票 |
分类: 综合 |
记得以前有一付对子是这样描述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这付对子的含义,或一目了然(当年有点流行)。
如果套用到自已的操作中,笔者考虑有时候,是否不妨先对自己冷处理——用行话讲,就是学会休息。休息的目的,在于设法让自己从“热”转“冷”,静观其变、冷眼旁观——所谓旁观者清。
对自己冷处理,在实战中,这类思路或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比如当前市道,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等等,似乎都需要时间才能看清楚。二季度上证指数并没有大的上涨,但创业板无论指数还是个股,黑马频出——那么,从反向理论思考,7月市场是否也不排除如下的可能性:即可能指数区间幅度有限,但个股分化依然明显,涨的大涨,跌的照跌。
沪深两市日成交量2000亿元级别,启动大波段行情,显然不太可能。何况影响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还较多,比如:IPO等融资、资金面的紧张、半年报业绩预测偏差等等。
对自己冷处理,想方设法从圈中“跳出来”,旁观者清。如,站在博弈的对手盘考虑,这地方机构主力,在考虑什么?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诸如此类,其着眼点或不在乎一城一池的短期得与失。趋势上面看,沪深主板市场,其实还是“熊市”的概念,这就不难理解许多板块屡创新低的现象;也不难理解市场因利空叠加而短期内大幅度波动现象,因为本质上还在慢慢熊途中。在这样的市场中,设法战胜市场,的确难于登天。连欧洲股神都连亏三年,一般投资者操作难度,可想而知……
无论指数与跌幅,的确系大底部区域概念,只不过在牛市来临前,将不断反复磨底、筑底。看看当年的石化马钢“兄弟”, S上石化(S仪化)近期利好“火”了一把;马钢股份就悲催多了,1.50元近低股价——就是“废铜烂铁”,也值几个“铜板”吧!这可是上市公司的股价呵!
对自己冷处理,稳妥点还是需要挖掘真正的高成长股票,有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这或许真正战胜市场的法宝之一。不谈老八股、老五股中的“大飞小飞”、平安银行、万科A;也不谈茅台苏宁……且看近年走牛的大华股份、长春高新、欧菲光等等——在大的投资理念方向上面应该是正确的。
近几天,笔者一度深深思考一个“误区”:上半年行情中,如果先重仓欧菲光,等其高送转——之后7元附近回杀长方照明——之后6月初卧低荣之联、或美盛文化……一转下来,资金卡恐怕拉出一根超级大阳K线了。
在27日晚间《重点关注二类股票》一文中,笔者深深思考了一些问题,还例举了一些股票,其中就有长春高新,而28日该股票盘中一度封上涨停板,背后系“机构专用”资金在买进——希望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因为对笔者来说,这一点或许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