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勒-《晚钟》赏析  作者:车娟

(2011-07-10 11:42:31)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术欣赏专栏
http://s11/middle/7fdf4fc9h772b162ab4fa&690 作者:车娟" TITLE="米勒-《晚钟》赏析  作者:车娟" />

米勒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于 1814104日生于诺曼底半岛格鲁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于1875120日卒于巴比松。米勒自小参加农民劳动,18岁到瑟堡跟随当地的画家学习绘画,23岁来到巴黎,师从画家德拉劳什。他35岁时因巴黎流行黑热病,携全家长期定居在巴比松村,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同时进行创作。由于在农村生活的经历,使他天生具有朴实的性格。他创作的作品以描写农民的生活和劳动为主,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错误的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的人物的观念。他的作品无论是风景还是人物画,都表现出与现实生活情况相符合的农民生活的场景。其中晚钟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1859年,米勒创作了晚钟,这个时期的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们劈柴只够烧两三天了,可我们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怎么才能搞到劈柴。在过一个月,妻子就要分娩了,可我身无分文”。在这样的境况下,晚钟诞生了。每当看到好多画家在贫困挣扎中,还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作品时,我是由衷的敬畏。晚钟是世界艺术史上很受欢迎的一幅油画。米勒在谈到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时说“我在画晚钟时,心里想到的是。有一回我们正在地里干活,忽然听到教堂的钟声,祖母没有忘记让我们停下手中的活,崇敬地念祷词,为可怜的亡人做晚祷。这幅画的着力点就在于对底层的苦难人民表以深刻的敬意,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就在荒芜的地平线前,落日的余晖呈现出微暖的橘黄,洒满天际,辽阔的田野映照着夕阳的金黄,那夕阳虽然有些许的灿烂,它将空中静浮的云絮映成了绛红,但却被黑色的厚云所阻碍,也使从地平线上闪耀的光芒含有了暗淡。白日的喧杂开始平息,渐渐转入了静谧。夜幕笼罩着大地。近处经过翻耕的土地,如微微的波浪,散发着泥土的气息。不远处隐约看到散乱的绿色的草堆,或是挖土豆留下的秧蔓。周围越来越暗,已经看不清村庄和林灌的轮廓,惟有那座老教堂一矗立在远处,它尖尖的塔楼直指向天空。一对年轻的农村夫妇正在劳作,这时教堂的钟声突然弥漫着整个大地,一听到,他们立刻停下手边的农活,几乎本能的迅速站定,低头,默默地向上帝虔诚地祷告——妻子将双手紧握在胸前,丈夫则摘下帽子,两人认真地祷告着。简陋的衣装和身后那片荒凉的土地传达出了他们生活艰辛的信息。但是夫妇二人似乎并不在乎现实的苦楚,也没有去乞求富贵荣华,而只是做着最真实最朴素的祷告,向上帝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钟声依然晃晃的响着,它以它特有的音质,和黄昏的沉寂,凝重,和残照的光与色融合起来荡漾着。那钟声的无懈性,在空间的神秘性和无限性,以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感召力量,震撼着凡世间所有的灵魂。两位祈祷者处在逆光里,他们的身影高大而庄重,正好与地平线相交成两个神圣的十字架,从而,画中的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慢慢地融为一体。男子的双腿微微分开,低下头去,两手提着刚从头上摘下来的破帽子,脸与胸完全隐在背光的黑暗里。那女子侧应着夕光,双手并握靠在胸前,头向前倾着。两个人的姿势细看上去并不自然,反而显得僵硬而笨拙,似乎仓促站好心神未稳就立即进入了沉默。但从他们的姿势和表情中可以看到从心底透出的悲顺和安从。

作为农民出生的法国画家米勒,一直如所有的农民那样,耕作在巴比松的土地上生儿育女,直到去世。从小受祖母的影响并铭记老人们的教诲:首先做一个基督徒,信奉上帝,把教义中所包含的人道情怀深深地根植在生命里。同样的生活遭遇和体验,使他直接并深刻的理解了法国农民的品质和命运:他们仁慈善良,懦弱隐忍,在田地里默默耕耘,艰苦地播种与收获,但是总不能摆脱贫困的压迫,重重的赋税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但他们却还在无望中挣扎,偶尔有几声叹息和呻吟,透尽了世间无限的凄楚和悲凉。米勒就是要描绘这些不说道理而充满生命,强于忍从,勤劳质朴默默耕耘的人们。在画中所传递出的浓郁强烈的宗教情怀,这深沉、悠远、这直指人心的精神魔力,如果没有巨大的精神投入和高超出众的绘画技艺,是很难,创作出这样的杰作的。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讷、呆板,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期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如同卢梭、科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米勒去世以后,众多的画家都受到米勒风格的影响。米勒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农民画家,他在法国绘画中确立了真实的反映农民的日常生活和艰苦劳动的新型风俗画。他用真实的笔触和感受描绘着与他共同生活着的农民。他对19世纪中叶法国写实主义美术运动的蓬勃开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