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战定位的体系构成与创新点

(2018-06-25 09:31:14)
标签:

商战定位

定位重新

理论创新

前沿定位思想

财经

                                                商战定位的体系构成与创新点

                                                               作者:吴春芳

作者被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中国商战定位第一人!兵学原理解读“商战定位”第一人!。15年专注定位研究,30多个定位新观点的提出,颠覆了人们对定位的理解,包括定位之父.特劳特、里斯部分定位观点(法则、原理)的错误阐述。 开创以《孙子兵法》兵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智慧”的“商战定位”体系思想!需要说明的是:定位之父.特劳特、里斯的定位阐述漏洞百出。

第一个提出“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推翻了定位之父.里斯“品牌是某一品类的代表”以偏概全的阐述形式。“品牌代表某一品类或特性”的定义阐述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定位界或商界人士“修正性”的“标配”阐述。

1、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的原则性定义阐述,本身就是对中国定位界的一大贡献。因为,准确定义相关概念或术语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条件。2、只有在定位前面加上“商战”两字,才能赋予“定位”以竞争性。这就是为什么我把“定位”修正为“商战定位”概念的原因。3、“定位是对某一事物的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就决定了“观念法则,感知法则,认知法则,聚焦法则,词汇法则或概念法则”的重要性。这就是商战定位的主导性法则。


商战定位的认知战略是关于品牌战略的,是关于顶层设计,关于竞争战略,关于商业模式的。是关于企业一切资源如何配置的。


【为什么要批评优秀的定位思想呢?】-趋势与多元品类发展让一些产品成为(产品生命周期)的“过时货”。怎么可以批评成功的品牌定位立下的“汗马功劳”呢?(香飘飘,娃哈哈的一路成长等)。这些批评者需要的是反省和与时俱进,以及认真学习定位方法论(工具),非客观的评论将会限制这些人的未来成长性。


【声 明】-本文为作者原创性文章,任何人、任何机构或组织未经作者的许可,不得用任何方式:转载、复制、剪辑等文章内容进行传播或者作为商业等用途。否则,作者将用法律的方式解决。



                                         商战定位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第一个提出)

【开创商战定位战术方法两大模型】
1、商战定位战术研究模型:《定位三角研究》。
2、商战定位战术角度全景模型:《商战定位金字塔结构模型》(全景分析框架)。 

只有颠覆特劳特定位定义(因为特劳特对定位定义不准确,有缺陷),才能对商战定位体系进行系统创新。

一、最基本的概念调整(第一个提出):
1、重新定义定位。
2、概念、术语的调整:在定位前面加上“商战”两个字,形成“商战定位”概念。
3、在“战略”前面加上两个字“竞争”,形成“竞争战略”。
4、在营销前面加上“定位”两个字,形成“定位营销”概念。

二、对商战定位体系最基本调整与创新(第一个提出):
物理属性的商战定位,心理属性的商战定位。即:全球化竞争两极定位模式。

三、商战定位体系的延伸、开创与发展(第一个提出):
1、商战定位与价值投资。
2、商战定位与品牌经济。
3、商战定位与行为金融学。
4、商战定位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原起点)。
5、商战定位与兵学原理(孙子兵法等)。
6、商战定位与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7、商战定位与认知经济学。
8、商战定位与行为痕迹学。

四、商战定位:战略定位4.0版本。商战定位(战略定位4.0)的四个层次(第一个提出)。
1、定位广告(广告策略与品牌定位故事)。
2、定位营销(品牌战略配称与运营活动的统一)。
3、集团企业竞争战略定位(物理属性定位与心理属性定位的独立或统一)
     集团或企业的战略疏理与战略分析(小米,格力,海尔,恒大,春兰,长虹等)。
4、品牌经济战略定位与国家竞争战略定位。
    (1)区域经济,产业集群,城市品牌等品牌经济战略定位。
    (2)国家之军事、外交等竞争战略定位。



【商战定位的三大突破与新发现】
1、商战定位与价值投资(护城河与费雪式三大成长预期)。
2、商战定位(战略定位4.0)与品牌经济(全球化竞争两种品牌赢利模型)。
3、商战定位(战略定位4.0)与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雪费式三大成长预期:可口可乐案例】-雪费式三大成长预期:内生成长(分销网络整合和新增网络密度)+外延成长/扩张(国际扩张/海外营收爆炸式增长)+政策成长(所得税率从46%降到34%,利润率当年影响是22%)。2、我认为:“内生成长”应该是指品牌成长或壮大。换句话说,品牌定位的成长影响到企业分销网络整合和新增网络密度(市场规模扩张与整合)。

【特劳特的定位缺陷】-特劳特48年的定位历程:从最初广告定位策略延伸发展到品牌战略定位、营销战略定位。本人首创“基于品牌经济的战略定位4.0”添补了“集团/企业战略定位”的空白,做到了物理属性定位与心理属性定位的“独立或统一”。全球化竞争两极定位模型(核心:品牌经济中的两种品牌赢利模式):工具、原理、方法的不同。


           新媒体的崛起(微信,微博),让顾客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多元。但营销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我认为:里斯学习并借鉴了特劳特最初的定位方法与思路,然后一起发扬光大。




【商战定位的体系构成与创新点】

1、商战定位理论的“法源”基础/商战定位理论起源。
(1)商战定位分为:物理属性的商战定位和心理属性的商战定位。
(2)《孙子兵法》开篇中的“道天地将法”中的“道”指的是事物的规律。在商战定位中指“心智规律”。
(3)心理属性的“商战定位”是以《孙子兵法》兵学等军事战略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智慧”为基础。孙子兵法说(计篇):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2、商战定位与孙子兵法的三条心智主线(法源基础):营造+顺应心智规律/趋势+时机。
(1)心理属性商战定位的“营造”概念。
(2)“因敌变化”的心智规律。
        《孙子兵法》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孙子兵法》中“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之于人”的,看形势(趋势、时机),断人心的商战定位方法论。


3、为什么要在“定位”前面加上“商战”一词,组合成为“商战定位”概念?
(1)在“定位”前面加上“商战”两个字,代表着竞争;竞争就必须有差异化存在。才能高度吻合了商战之本质。商战定位才是战略定位竞争性的最精准表述。

(2)“商战定位”借鉴了兵学的很多战略战术思想。另辟蹊径,闪电战,兵力法则,乘胜追击等。《定位》是一本关于沟通战术的书。《商战》是一本战略的书。商战讲的是就定位概念/差异化概念如何进行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如何实现品牌有效区隔。只有定位与商战的结合才能产生定位营销的效果。

品牌差异化的本质是认知差异化。包含“认知壁垒”(护城河)。品牌差异化=认知差异化。因为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 ​​​​


4、重新定义“定位”。
定位定义:定位是一种心智认知或者感知。
不谦虚地说,只有用作者第一个提出的“定位是一种心理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才能克服、化解里斯、特劳特在定位系列相关阐述中“重叠、重复、以偏概全、颠三倒四、甚至误导”等问题。包括中国定位界对定位的一些错误理解。


5、不认同定位之父.里斯、特劳特《Positoning》英文书籍名称。
定位具有动名词特性,包含两个英文词义表达,终极是名词。我不认同特劳特把动名词结构的英文“定位”(Positoning)作为《定位》英文书名称。因为,我将定位进行了重新定义。《定位》的英文书籍名称应该是“Position”。名词结构。

(1)Positioning 在英语中是一个动名词,直译是“确定位置”的意思。
(2)Position 直译是“位置”的意思。名词。


6、商战定位4.0版本的提出。
商战定位4.0版本的提出,解决了目前全球营销咨询工具、管理咨询工具、方法论的分门别类的使用问题、选择问题、适应边界问题。核心是物理属性定位模式与心理属性定位模式的不同。应该说是目前全球创新性的成果研究,即咨询方法论的适用边界问题。我把他定义为“全球化竞争两极定位模式”。这就是“商战定位”的核心思想。
 ​​​​

【“战略定位4.0版本”解决不同品类,不同行业的工具/方法论的使用、界定问题】-不同的品类,不同的行业,使用的工具、方法论是不同的。不要只知道一个工具或方法论,什么都往里套。任何学科的工具或方法论都有其适用边界的(波特的竞争战略,科特勒的营销管理/4P,特劳特的定位,唐.E.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IMC等)。这是我的衷告,也是警告。

【原创/不转发:工业品定位营销的复杂性】-工业品营销其实是很复杂的。涉及工业品定位,工业品中的消费品定位。两种类型两种不同品牌定位模式。有单一产品为主体的品牌定位,有企业为主体的品牌定位。这是工业品项目定位咨询需要界定的前提条件。


7、重新定义品牌,重新定义定位,重新定义品牌力、科技力或者产品力。
(1)品牌是顾客心智中的一种(价值)认知“烙印”;本质是心智区隔、差异化。
(2)定位是顾客心智中的一种认知或感知。
     备注:人们把品牌褒义化了,所以要加“价值”两个字。品牌本来是一个“中性词”。
(3)品牌力反映的是品牌认知力,品牌科技力。品类不同(工业品与消费品等),精准表达的方式不同。需要说明的是:品牌力不一定等于产品力,只有科技层级能量的创新,产品力才显现品牌力。同时,认知的品牌科技力(IBM,苹果智能手机)与专业人士釆购的工业品、终端产品物理事实功能性认知的品牌科技力(芯片,F-15战斗机,雷达)有很大不同。


8、“三大”代表性营销理论体系的问题:定位体系,《营销管理》,《整合行销传播》。
(1)三大体系思想(方法论)最大问题:蜻蜓点水,各自为阵,似曾相识,似是而非,说不全,不彻底,严格意义上讲属于各自为阵的“点状”结构,。包括定位病句等。
(2)“商战定位”整合了“三大体系”方法论思想,弥补了“三大体系”各自为阵之缺陷。结合了传统朴素的营销思想。
(3)“商战定位”体系思想的源头来自于以“中国兵学”为主导的“孙子兵法”军事战略战术等中国智慧思想。


9、“商战定位”关于“战略”的三层含义。
(1)基于品牌的定位战略。这里的“战略”指的是基于品牌定位“战略配称”的“一致性”营销方向。这种战略形式形成一种高效的“战略定位闭环系统”(策略精准,动作不多余),本质是一种品牌“认知壁垒”;这种“战略链”的相关战略元素相互关联,高效统一。
(2)基于企业/集团的战略。涉及企业集团单一或多元化意义上的战略方向界定和蔬理。
(3)基于绩效意义商战定位的战略(包含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选择和稀缺性,以及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等)。涉及更多的是物理属性的商战定位战略。包含更高层次的军事战略,科技前沿,国家战略等战略定位形式(品类错位、另辟蹊径等)


10、总结性阐述:商战定位研究的五次发现或突破。
(1)“定位是一种认知或感知”的定义突破。
(2)商战定位概念的确立(提出):商战的竞争特性引导出竞争需要差异性的前置条件。
(3)商战定位与《孙子兵法》连接的重大发现。
(4)定位适用边界、运用范围与全球理论管理思想、营销思想工具、方法论的重新思考。即:物理属性定位与心理属性定位的两极分化。
(5)商战定位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而非僵化地、机械地孤立于品类或者心智。摆脱定位之父.特劳特定位相关法则、自相矛盾定位缺陷的局限性。


11、标志性文章:
(1)《商战定位》的理论框架与战略战术思想。
(2)《致中国定位迷》。
(3)《波特竞争战略的三大缺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