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德隆 吴春芳 谢伟山三种不同的定位界定
(2015-12-08 17:25:36)
【文章背景】-邓德隆接受《哈佛商业评论》(2015年11月刊,文/王丰)采访时说:
HBR中文版(问):如何用一句话说明定位理论?
邓 德
【基本观点】-“定义”的确立,必须遵循(符合)两条最基本原则:
1、其实攻击邓、谢、张他们真的需要专业的,否则就变成无理取闹了,对自己的声誉有影响的。不是为了攻击而攻击。是告诉学定位的人多一些思考,给他们一些定位触点或告诉学定位的人一些定位真相。
2、我写的文章,资深定位人士马上看的懂的。非定位人士或初学定位的人他们或许看不懂,而且可能会跟你抬杠,有的是真的不懂,有的是“定位门派”,有的是“定位水军”,有的是“投鼠忌器”。
一、吴春芳:定位是一种认知。定位“定”的是“心智认知位置”。
【我的定位方法论:定位决定战略,定位决定商业模式】-定位确立,才有竞争战略(或差异化战略)相关战略元素的方向设计。只有(定位)策略更精准,才能(战略)动作不多余。不要把方向弄反了。
“定位是一种认知”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以下方面:
1、里斯对“品牌”的定义阐述。这是准确界定“定位是什么”的源头,是破除一切“牛鬼蛇神”的源头。
2、《美国韦氏新世界词典》对“战略”的定义阐述。
3、《重新定位》一书对“重新定位”的阐述:重新定位就是重新调整认知。
4、定位基于心智(大脑)。定位的“位置”指心理层面的“心智认知位置”。
5、定位英文单词(positioning)包含两层意思:(1)认知。(2)不断地建立认知。--- 李伟
二、邓德隆:定位就是战略。
1、定位和战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定位中有几个关键词:常识性思维、显而易见、直观思维。
3、定位是一种认知。定位指导下的战略才叫(竞争)战略,也叫差异化战略;在《蓝海战略》战略布局图中叫“价值曲线”。
4、定位一词来自于“战略”的定义阐述。但是,不等于定位就是战略。法律的制定基础来自于宪法,这跟“法律来自于宪法。但是,法律不等于宪法”的道理是一样的。
5、中国营销人余明阳说:将“战略替换为定位”同样是一种定位的解读误区。
6、邓德隆“定位就是战略”的阐述,某种程度上可能受特劳特《什么是战略》一书的影响,以及单一特劳特“定位门派”的影响。我在3年前就说:定位是“里斯、特劳特”两个人的定位,否则,在定位项目操作过程中,在现场“答疑解惑”过程中就会出现瓶颈。(可以参考我曾经发表的文章)
7、特劳特对于“定位是什么”的阐述有很多种版本。定位就是与众不同,定位就是区隔,定位就是差异化等等。总之,非常的多元、繁杂。
8、邓德隆“定位就是战略”的阐述,是一种陷阱,但不是错误。主要违背了定义的“通用性法则”和“精准原则”。核心是对“定位”的定义界定存在偏差。
三、谢伟山:定位就是建立优势认知。
1、我们把品牌分为“自然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品牌和正在建立的品牌”。已经形成的品牌(认知)跟正在建立(正在形成)的品牌(认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谢伟山的主要问题:把“自然形成或者已经形成的品牌”排除在定位之外。核心是对“定位”的定义界定存在偏差。
2、谢伟山“定位就是建立优势认知”的阐述,是陷阱,但不是错误。核心是:违背“定义”界定的“通用性法则”。
四、张
【综
1、邓德隆的主要问题在于“准确度”不够,以偏概全,谈不上“通用性原则”。
2、谢伟山的主要问题在于“通用性”不够,片面性阐述。他把自然形成的品牌排除在定位之外。
3、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定位”的定义界定存在偏差。这是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