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遗产,忆往事之十四

(2025-10-17 20:32:11)
分类: 孝行天下
说遗产,忆往事之十四

     住进新房子,用上新家具,我每个星期过去二次,给他们送些吃的、用的东西,陪他们下楼在外面溜达溜达。这个小区,环境非常好。绿树环抱,山水相连,空气新鲜。南边是官财山,东边是孟家水库,北面是市政府宿舍楼群,西边是正在建的居民小区。相传,因为官财山原来叫棺材山,山上是有钱人的坟地,山下是守坟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发展成一个小村庄。这里离市政府办公大楼很近,环境很优美,准备在这里盖宿舍。这个小村就被拆迁,可这个“棺材”还是让人忌讳。经过周密计划,就先在南边山根下盖高层公租房,让老百姓挡住南面山上的鬼怪。可没想到,棺材与官财有着紧密的联系,老百姓挡住了鬼怪,同时也挡住了官运、财运,所以大楼里的人不断出事。
       随着大量入住的居民,超市,饭店也相继开业,买菜、购物、买饭都很方便。只是公交车还没有通过来,下了车需要走三四里路。我每次去看望我父母,他们都是喜笑颜开乐滋滋的,我心里也感到甜蜜蜜的。这是他们居住最好的环境,也是现代化配套设备最全的房子。想想当年他们住过的地窝子,干打垒,四面漏风的土胚房。一个旧门板当床,一堆麦秸铺床渡过的几十年。老了能住上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房子,用上小红木的家具。享受到电视、冰箱、热水器,煤气炉、电磁炉、油烟机等等,这些以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先进科技,我也是感慨万分。我只希望他们能这样好好安度晚年,再享受到更多先进的科技成果。我母亲就如同小孩子,几次让我拿来相机,给她在屋里拍照,留住她的笑脸,幸福影像。我母亲经常拿出相片翻来覆去的看不够,看着看着就心满意足的笑起来。
说遗产,忆往事之十四

      棺材山, 官财山,确实名副其实,搬进公租房不久,济南就开始安排给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孤寡老人,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提供免费家政服务,我赶紧申报,给我父母安排一个星期多少小时(具体多少服务时间我记不清了)的家政服务。这样家里的一些活就有人干,我就不用操心动手。我只要过几天给送些食品,生活用品,去陪母亲说说话就行。
       幸福总是来去匆匆,就如同天上飘的云。过了大半年,发现我母亲后背长了一个肿块。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这就是一个小毛病,买来消炎药膏涂涂就会好。
      我母亲经常说她小时候最讨她奶奶喜欢,当时我母亲家是个大家庭,三个儿子虽然都娶妻生子,但都在一起生活。兄弟三个小家,下一辈的兄弟姐妹十几个,只有我母亲从小一直守在奶奶跟前,跟着奶奶吃小锅饭。一大家子,从没有人敢对她说长道短,奶奶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欺负她,给她脸色看。因为有一次我母亲不小心,把碗掉地上摔碎了,她母亲打了她一巴掌,奶奶就打了她母亲一顿。(那时候婆婆可以管教,打骂儿媳妇)我母亲哭了一天,眼睛上面长了一个大瘤子,遮的眼睛都看不到东西。疼的她奶奶四处求医问药,还告诉她母亲“如果孩子眼睛瞎了,我就腕了你的眼。”最后眼睛那里留下一个小小的疤痕。
      我觉得我母亲就是因为她的心肝宝贝--我弟弟去世,窝在心里的疼,发出来也许就好了。大不了还与她小时候一样,留个小疤痕。没想到用了不少药,肿块不但没有消,还缓慢的往大里长,并且出现了流水。我去市中医医院询问中医有没有什么办法消除肿块,医生给开了一盒药膏,让试用看看效果再说。用了几天也不见效。我又拍了照片,到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咨询。医生看了照片,说来住院检查一下吧,看看能不能动手术切除掉。我就让孩子开车送我母亲到医院,当天办好住院手术,住进病房。
      我与我父亲商量,请个二十四小时的护工,我父亲上午过来,陪我母亲,下午回家休息。我下午过来,晚上我回家,由护工单独陪我母亲。我家离医院很近,如果晚上有什么情况,打电话我很快就能赶到。我又买了饭卡,吃饭就到医院的食堂,想吃什么买什么。
       我母亲住院后做了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说是皮肤癌,并且已经发现有转移迹象。医生提出两个治疗方案,一是做手术切除肿瘤,但有一定的风险。手术后会不会转移不敢确定。二是不做手术,转到肿瘤科,放化疗治疗。听到这个结果,我感到实在无法接受。刚过上好日子,怎么就得了这个病啊。
      我拿着检查报告,到齐鲁医院找我同事的孩子。说起这位孩子,那可是我看着她从小长大的。我参加工作后在钻机上工作,她母亲姓沈,是负者我们机台的地质技术员。我们通过操作钻机从地底下把岩石取出来,根据钻探的深度,把岩石摆放好。地质技术员负责岩心的整理,初步给岩石分类,定性。这位女孩子从小就非常优秀,大学毕业后又读研读博,现在带研究生,是齐鲁医院肿瘤科的主任。虽然多年没见,她母亲也已经去世,但与她父亲还见过几次面,从她父亲口里知道她现在的情况。这个孩子选择研究肿瘤的治疗,应该与她母亲有关,她母亲就是患食道癌去世的。她母亲与我的私人关系很好,我想她应该对我说实话。
      到齐鲁医院一问,都知道这位主任医师,那一天她正好带着一些研究生在门诊坐诊。我进去一看到她正在低头写什么,就先来了一句:“李莉,你还记得我吗?”她抬头看了看,马上叫了声:“徐阿姨”既然她还认识我,我也就不客气,直接说:“李莉,我今天来向你咨询点事情。这是我母亲的病历,请你看看用什么治疗方案比较好。”她看了病历后说:“现在治疗癌症能动手术切除最好,再根据情况配合放化疗。只是你家老人如此高龄,不知道身体能不能接受手术。”“没有什么别的治疗办法吗?”“目前还没有,我们正在探索新的治疗办法。”“我明白了,谢谢你。代我问李师傅好(她父亲,虽然他是地质工程师,但我还是习惯称呼他李师傅。)”
       回来后我告诉我父亲我咨询的结果,与我父亲商量该怎么办。我认为瘤子在皮外,手术的风险不会很大。如果能切除,以后生活质量可以好一些。至于能不能转移,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父亲主张只要能让我母亲少受点罪就行。医生也建议先切除肿瘤,再看情况治疗。过了好几天也没有看到安排做手术,我就问医生什么情况,医生告诉是家属反对做手术,医院不能安排。我这才知道。是我小妹妹从青岛过来,她找医生,坚决反对手术,说母亲年纪大了,怕做手术出现危险。我也不好坚持,过了几天,只能听从医生安排,把母亲转到肿瘤科。
       肿瘤科医生说肿瘤在体表,先做做放疗,看看情况再说。如果瘤子能缩小最好,如果继续长,或者没有变化,再采取其它治疗办法。做了两次放疗,我母亲就坚决要求出院。我没敢问为什么,我觉得母亲住进肿瘤科,她心里就有了数。也许是她舍不得那个温暖的家,想多在家里住些日子。也许是怕住院花钱太多。也许是想回家安排她想做的事情。
说遗产,忆往事之十四

       回到家,我母亲就多次对我说“当年算命先生说我活不到四十岁,现在我已经活了两个四十还拐了弯。我很知足。”每次我去都唠唠叨叨说以前的事情,教育我要好好做人,孝敬老人,和睦兄妹,为孩子做榜样,积善行。
        那一天我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我大妹妹要来济南,我说“好,她什么时间到济南,我去接她。我等她电话。”可几天都没有接到我大妹妹的电话。
说遗产,忆往事之十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