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朋友,这是《阿莫西林》药的说明书,请问你们能看明白这张说明书,知道这个药该怎么吃吗?
这几天牙又疼起来。我觉得就是这一阵烦心事太多,心火太盛。一开始还坚持忍着,煮绿豆汤喝喝,清清火。没想到不单牙疼没有减轻,反而头,耳朵都跟着疼起来。晚上疼的睡不着,白天疼的感觉眼珠子都要鼓出来。血压升高,头疼头晕。不知道是牙疼促高了血压,还是血压高造成了牙疼。再也抗不住了,只好去医院找医生。
我住的这个小区最大的好处就是离公交车站非常近,出了大门就是,这对老年人来说就是非常方便。大门口的公交车有五条线路,只需坐二站就到了历下医院。这点距离对年轻人来说就是十来分钟的路程,可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特别是腰腿疼的老年人,就如同年轻时参加野外拉练,需要拿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感谢政府送给我们老年人免费乘车卡,有人形容这是政府送给老年人的三个好儿子之一,这个形容非常贴切。济南市区的公交车安排还是比较合理,从几分钟到十来分钟一班。坐上公交车四五分钟就到了,下车站点就在医院大门口。
进了医院过安检,到一楼挂号收费处,找出医保卡,挂牙科。然后坐电梯到三楼,找到牙科分诊台,这是区级医院,病人不多,分诊台的护士直接领我到了一间诊室,医生问了问情况,也没有做什么检查,就给开了《甲硝唑》和《阿莫西林》。我小心翼翼的问:“医生,能不能加上清火消炎的中成药?”医生回答的干脆利索:“不行,中成药必须挂中医科,我这里不允许开中药类的药。”我问医生能不能顺便给开一支《他克莫司软膏》,这是西药。医生说:“这也不行,这药属于皮肤科用药,我们是牙科,不能开这种药。你再去挂个皮肤科,或者外科吧。”唉,现在医院分工太细,各个科室又各有限制,咱也只能遵规守纪。
坐电梯下到一楼。因为我是省医保,医生那里不能直接扣费,只能到一楼缴费处刷医保卡缴费。我看坐电梯上来下去太麻烦,一楼有外科,就挂了个外科,找到医生,医生一听这个药,就告诉:“你挂错号了,应该挂皮肤科。”没办法只能到挂号处改号。再坐电梯到三楼,找到皮肤科。医生看了看我的脚上病灶,我告诉医生这已经十来年了,用过不少药,最近朋友推荐这个《他克莫司软膏》,医生没说什么,在键盘上敲敲打打,然后告诉我:“这个药不走医保,还开不开?”我说:“不走医保就自己拿钱,只要管用就好。”我心里想,一支药膏,最多也就十来块钱,试试看效果如何。没想到打出单子一看我就愣住了,天啊,怎么这个与《红霉素软膏》一样大的一支药竟然八十九块钱,想退了。可又一想,也许这个药膏效果好,贵就贵吧。
折腾了几个来回,时间到了中午,医生也陆续下班。再挂号拿中药必须得等到下午医生上班,先回家做饭,我家帅哥还等着我做饭。吃好饭,洗刷好。一下楼,就感到热浪扑面而来,唉,这个高温天,还是能不出门就别出门了,有《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应该能抵挡一阵。回来找出药,戴上老花镜,看看该怎么吃这个药,一看《阿莫西林》这个说明书,我傻了,字太小了,看不清。又找出放大镜,用放大镜,配上老花镜,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明白,这个药该怎么吃呢?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还是一头雾水。医生也没有告诉该怎么吃这个药,说明书又看不明白,药可不敢约莫大概地吃,不明白,就只能去医院问问医生后再吃。先吃《甲硝唑》吧。
想起以前去医院拿药,药是用纸袋子装着,上面清楚的写着,一天几次,一次几片,是饭前或者饭后服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病人根据说明服药就行。现在药的包装可以用华丽来形容,里面的说明书更是非常专业,化学成分排列的详详细细,可一般的患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也很难看懂这些化学字母与配伍。再就是说明书这个字,没有放大镜,就是年轻人也很难看清楚。即使是飞行员的眼睛,我估计全部看清楚也得有困难。这究竟是进步,还是故弄悬殊呢?
拿起手机看看天气预报,这几天持续高温。出去一趟回来衣服就都湿透了,回来就要洗澡换衣服,洗衣服。虽然公交车上都有空调,可上下车还是要走一点点路。真不愿意折腾。想了想,打开电脑,看看电脑里有没有吃药剂量。这一查还真有,“成人一次0.5g,每6~8小时1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g。不同厂家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规格可能不同,但成人常用剂量一般为每次0.5g。如果药品规格为0.25g/粒,则每次需要服用2粒。如果规格为0.5g/粒,则每次服用1粒即可2。需要注意的是,阿莫西林胶囊的服用有严格的时间界限,需要严格按照时间间隔进行分次服用即可。”
阿弥陀佛,总算知道该怎么吃这个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