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辈留下的老传统:初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初伏吃饺子,寓意“元宝藏福”。福与伏同音,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金宝长伏。这一天吃饺子,寓意“平安度夏”。今年是入伏第一天,把“福”藏在元宝里的饺子吃进肚子,伴着我们平平安安渡过一年中又闷又热的三伏天。
吃好早饭,收拾好饭桌,洗干净碗筷。我从冰箱里拿出用酱油煨着的肉馅,放在桌子上与室温充分融合。从饭橱里拿出合面盆,放好干面,加一点盐,用凉水和好面醒着。下楼买了两颗西芹,洗干净,再用清水泡着,放点小苏打,放点盐。据说这样可以去除农药残留。做好这些,看看表,还不到九点钟,先眯一会。
我的冰箱里一直保持着一碗用酱油煨着的肉馅,这也是我在地质队养成的西惯。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一到冬天,我就买好多猪肉,有一个大盖盆,煨着剁好的肉馅,放在阳台上冻着。想吃饺子就剁点白菜,大葱,挖一些肉馅。回到市里,我很少做饭,而且大部分时间不在家。从口罩开始,出不去了,又慢慢恢复了这个老西惯。现在有了冰箱,一年四季都可以煨着肉馅。包饺子,包包子也成了常态。
说实话我对吃饺子不是太感兴趣,反而非常喜欢包饺子。特别是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那种氛围,特别温馨,最有家的滋味。很久以前,大年三十,家家户户叮叮当当响起剁肉,剁菜的交响乐,赶走了所有的烦恼,困惑。当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包饺子,一年的烦恼不快,就在这交响乐声里融化了。消除了平日里姐妹们,妯娌们心里的疙疙瘩瘩。当饺子在锅里上下翻滚,热气伴着香味,在屋里流淌,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饭桌,一家人围着饭桌坐下,欢声笑语冲出屋子,幸福就在夜空里弥漫,引得星星眨眼睛,月亮流口水。包饺子,包的是感情;调馅子,调的是生活的滋味;合面,合的凝聚力;煮饺子,煮出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十一点起床,先在锅里烧上水,再用自来水把芹菜冲洗两边,水开了把芹菜烫好,冲洗一遍,剁好,先用油拌匀。我包饺子一般不用生油,油经过炸点东西后才能充分发挥香气。再把煨好的肉馅放进去,顺着一个方向搅拌。朋友,我悄悄告诉你们,这是拌饺子馅不出水的一个秘密。也是我多年摸索出来的诀窍。二十多年前,我非常要好的一位同学邀请我去她家吃饭。我到菜市场买的肉,并且让绞成肉馅。又买了斤韭菜。去了同学家我用酱油煨好肉馅,她也洗好韭菜开始切,她看到我往肉馅里倒水,惊讶的大声呼叫:“你这是干什么。”我告诉她拌馅子,她瞪着两只迷惑的眼睛看着我说:“包饺子?那一次包到最后都是水多的没法,你怎么还往里面加水?”我说:“今天我给你补补课,看我怎么操作。不过拌馅子你别插手,如果出水我就生着喝下去。”最后她惊讶的不得了,我告诉她这里的诀窍:顺着一个方向搅。肉馅先放酱油,充分搅拌,搅拌过程中适当加点水。再放菜,继续搅拌。一定要一个方向搅拌,才不会出水。
肉与菜搅拌匀,再放芝麻香油,甜面酱,一点点糖,南酒,盐。重新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匀,饺子馅就调好了。面也已经醒过来,我坐下开始揉面,切面剂子,擀皮,包饺子。包好一半,开始烧水。等饺子全部包好,摆在盖帘上,就如同集结的部队,横成行,竖成队,斜着看如同展翅飞翔的大雁。我特别喜欢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养眼。心里美滋滋的,如同喝了一杯蜂蜜水,甜甜的感觉弥漫开来,也许这就是劳动成就的幸福感吧。
这时候水也翻滚着浪花,唱着悦耳的歌声,迎接接受洗礼的饺子。饺子上下翻滚,用凉水点醒三次,熟透的水饺就脱颖而出。当看着我家老兵与帅哥吃得高兴,我就开心。幸福就融化在这一日三餐中,幸福就在这锅碗瓢盆伴奏下舞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