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2023-02-08 18:20:00)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说说图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们知道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像刚才这样,我们在说明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要告诉人们是哪一年(板书:年)哪一月(板书:月)哪一日(板书:日)。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也是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
二、
1、认识大、小月、特殊月。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现在请大家把预习单拿出来,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师:2013年有多少个月?14年?15年?16年呢?你们的年历每年都是12个月吗?观察表格中各月份的天数,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同桌说一说。
师:每个月的天数并不完全一样,有几种情况?
师:有31天的有哪几个月?有30天的呢?
师:注意到了吗?这位同学是按照1月到12月的顺序依次观察的。这样有序观察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我们也像他这样说一说,有31天的是......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31天
30天
28天 或 29天
师:习惯上,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板书:大月)。
想想,把有30天的月份起个什么名字?。习惯上,我们把有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板书:小月)二月份既不是31天,又不是30天,那我们给它起什么名字?。二月份既不是大月,又不是小月,而是个特殊的月份,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特殊月(板书:特殊月)
师:同学们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
[设计意图: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讲,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一个三年级小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体现了对学生学情的关注,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起点。再通过两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创造了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
2、记忆大、小月。
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某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一记?
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在左手拳头上依次数出12个月份,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处开始数起,第一个凸起处是一月,凹下去的地方是二月,接着数,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从数七月份的地方接着数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跟着老师数一下,数完后,你发现点什么了吗?
师:你还有别的记忆方法吗。(出示歌诀,解释“腊”“冬”)
3、互动游戏:大月、小月、特殊月你们都记住了吗?那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男同学起立,要是小月女同学起立。
[设计意图: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淡化基础知识不等于不要基础知识,学生该掌握的知识还是要掌握,学生该记住的结论还是要记住,所以这个环节我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大、小月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4、探究平年、闰年。
2月、2月,咦,你们为什么都不站起来?
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板书:平年),2月有29天年份是闰年(板书:闰年)。(闰怎么写)
设疑:为什么会出现平年和闰年,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闰年平年的小知识。
师:从这些小知识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365天、366天)
师:要确定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看哪个月的天数?
下面你们说个年份,老师就可以知道它是平年还是闰年?你们相信吗?
师:想知道老师有什么秘密武器吗?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吧,年历一定会把这些规律告诉你们的。
师:请同学们把附页2中2009—2016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在学习单中。同桌合作,看看哪些同桌完成得既对又快。
师:2月的天数有什么变化规律,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什么?
引导得出:一般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断一下,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上一个闰年呢?每相邻的4年一般会出现1个闰年,猜一猜这些闰年与4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
教师出示计算结果:
2009÷4=502……1
2010÷4=502……2
2011÷4=502……3
2012÷4=503
2013÷4=503……1
2014÷4=503……2
2015÷4=503……3
2016÷4=504
师:看样子有了大胆的猜想才有伟大的发明,和同学们的猜想一样,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要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可以用这一年的年份除以4,看是不是4的倍数。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下面这些年份哪些是闰年?
1949÷4=487……1
1976÷4=494
1985÷4=496……1
1900÷4=475
2024÷4=506
2000÷400=5
师:1900年是闰年吗,请看一下1900年二月份的天数有几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们想解开这个谜吗?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这段小资料就知道了。
师:因为有了上面这种特殊情况,所以我们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设计意图: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平年、闰年的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层次的教学,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出示1900年的日历,直观、形象,令学生信服。“小知识”的适当补充,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为对这些小知识教师只是定位在“了解”的层次,所以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
1、判断
2、选择。
3、练一练第6题。
[设计意图: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
四、回顾知识,总结梳理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对于年、月、日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孩子吧,在今后的学习中,年历还会把更多的秘密告诉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全课进行总结后,教师又鼓励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把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课外,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吸取更加丰富的营养。]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2、做一做:观察2019年12月的月历,自己制作2020年1月份的月历。
3、查一查:如果你还想进一步知道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可以向人请教或上网查找这方面的知识。
教后反思:
1、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了结论,知道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然后带出大月小月的概念、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同桌共同完成一张2009—2016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2、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本节课中由于内容比较多,后面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对于闰年、平年的判断掌握不是很好,课后还需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