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图找关系》

(2022-10-25 11:58:32)
分类: 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读懂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能从图表中找出有关信息,体会图表的直观性。

2、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学会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了解图表在生活中的应用,能看懂用图来描述的事件或行为,体会数学图形语言简洁、明了的特点,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图表,并从中获取信息,学会根据图表分析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在报纸、杂志上,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用来表示数量关系的图表,从图中看数量之间的关系,往往比看一堆数字更直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看图找关系”。

二、探索活动,学会分析。

1、出示第一幅图: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

1)学生看图找信息,自由发表,说说从这幅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教师适时提问。

“线往上画往下画分别表示什么?”“纵轴上的400表示什么意思?”“横轴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速度最快达到多少?” “为什么图的上面是平的?” “第4分钟时,速度降为0表示什么意思?”等。)

   2)从中让学生了解折线变化的过程、每个数的意义。

   (如线往上画,说明速度提高;200表示速度是200米/分;3表示过了3分钟。)

3)看图回答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完成书上的填空。

2、出示试一试:第一题

提供信息:小明的父母一起出门散步,走到读报栏后,小明的母亲独自返回家中。小明的父亲看了一会儿报后回家。

下面的两幅图,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父亲的行为,哪幅图描述的是小明母亲的行为,说说你的理由。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3、适当拓展:

1)仔细看图,反映父亲和母亲行为的两副图有哪些区别?说明了什么?(父亲回家的线段图坡度放缓了,是因为父亲回家用的时间比母亲长。)

2)请大家动手画一画,如果母亲回家时间长一点,父亲回家时间短一点,该怎么画呢?

三、练习巩固,思维训练

1、试一试第2题,题目呈现的是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让学生仔细观测题中的三幅图表,准确判断出哪一幅才是能描述这件事的图表。

2、试一试第3题,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楼层与时间的变化关系,来描述王老师上午的行为变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图的变化编一个故事。

四、实践应用,总结评价

1、(出示图片:实践应用):

2、欣赏生活中各类图表:(出示图片:欣赏)

3、总结评价: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觉得用图表来描述事情有什么好处?(简洁、直观)生活中有很多用图表描述的情况,只要用你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图表的美,数学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圆的面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