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线”得失启示的牛熊成色
(2013-02-08 18:29:23)
标签:
财经 |
在股市中,投资者往往把250日均线即年线的得失,看作牛熊市的分野;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两年线”的得失,可以看做检验市场趋势强弱与“牛熊成色”的重要标尺。
两年线,顾名思义是500日均线,也是500个交易日的移动平均成本,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用高于还是低于博弈对手500个交易日的成本买入股票,差别很大,因此,在A股历史上的牛熊市中,两年线曾经多次充当过清晰而有力的牛熊市分水岭,发挥着某种神奇的作用。
例如,在十分著名的1999年“5·19”行情中,网络科技股掀起狂飙突进的上涨风暴,短短几个交易日,就暴涨超过35%以上;随后,市场开始质疑行情是否能够持续,但是,自上证指数于5月26日以1236点收盘,突破了当日的两年线1219点后,便开始了持续长达两年的上涨行情,直至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升至2245点,从这波牛市的最低点1043点算起,最大升幅为115.24%,令投资者大获其利。
再如,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最低跌至998点,尽管当时管理层推行了旨在解决历史沉疴的“股权分置改革”,但是市场并不认可,依旧低迷,上证指数自998点反弹至1100点后,又跌回1004点,市场的多空双方进行了数次超跌与反弹的拉锯战,直至2006年3月22日,上证指数当日收盘为1296点,一举突破了当日的两年线1290点,从此,市场开始出现强劲的上涨攻势,牛市被普遍认同,一直到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下6124点的历史性高点后,大牛市的升势才被终结。从2006年3月22日算起,这轮大牛市共计上涨了18个月即一年半时间,最大升幅为372.5%,创造了无数的财富神话。
相反,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自6124点历史高点超跌至1664点后,受到国家四万亿元投资政策刺激,指数强劲反弹,至2009年8月4日,上证指数最高升至3478点,最大升幅为109%。但是花无三日红,8月6日上证指数收盘为3356点,而当日的两年线为3367点,虽然只跌落2个点,但是意义极大;第二日指数曾经尝试收复3367点,但是没有成功,收盘为3260点,彻底失守3367点的两年线大关,之后,指数一路下滑至2639点才止住下跌的步伐。随后,在2010年及2011年中,上证指数几次反弹至3300点及3186点,但是都不能攻克3478高点,市场信心丧失殆尽,直到2012年12月4日,跌至1949点,才结束了跌跌不休的日子,这轮下跌时间长达40个月,跌幅为42.1%。
以上三例可见,两年线的得失,对于市场走向牛市或是熊市的判定,与运行趋势的指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013年2月5日,上证指数收盘为2433点,当日两年线为2430点,这是上证指数在2011年5月4日以2866点收盘跌破当日的两年线2894点后,时隔9个月首次突破两年线;2013年2月8日,是传统龙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收盘为2432点,当日两年线为2429点,指数在4个交易日内,第二次成功站在两年线之上,这是否可以昭示一轮大牛市的新起点?而且这波牛市的运行周期至少应该为一年半至两年以上,升幅为40%以上?
股市分析技术派的基本信条之一是“历史会重复”,在龙年与蛇年的交汇处,会再度重复吗?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