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培训)
(2014-07-15 09:27:25)
标签:
欣赏教学模式 |
分类: 我的课改 |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
主讲:李普权
2014年5月30日丰都
一、模式名称
中小学音乐欣赏四环节教学法。
二、模式简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采用故事导入法、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预留悬念式导入法、开门见山式导入法、设问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二)作品赏析,感知体会(22分钟)
1.作品初赏,整体感知
在初步赏析、整体感知的环节中,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初听全曲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音乐情境,同时分辨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简单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
2.分段赏析
在分段再赏、走进音乐环节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领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分段聆听对作品进行细致欣赏分析,通过聆听体验根据情绪、音乐要素等的变化判断曲式结构、作品表现内容等,通过聆听、视唱、模奏、演唱、演奏等方式记忆作品的典型节奏和主题音乐。
3.整体再赏,体会内涵
在再次聆听、体会内涵环节里,以小组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在学生分段细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欣赏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流派。
(三)理解体验,创编实践(7分钟)
这是欣赏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通过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深化欣赏主题,同时也是主题音乐及音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打下基础。此阶段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有:小组辨听、演奏或演唱主题音乐、听音乐判断体裁、听音乐判断乐器以及音乐知识(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及和作曲家及作品相关知识)抢答竞赛等。
(四)拓展延伸,小结升华(6分钟)
1.拓展音乐
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指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选取教材之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来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拓展欣赏的可选内容包括:同体裁作品音乐欣赏、同作曲家音乐作品欣赏、同种乐器音乐作品欣赏、同民族或地域音乐作品欣赏等。拓展欣赏的内容不可具有跳跃性。
2.小结升华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点,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课堂小结的方式有多种,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适时小结学法,还可由学科班长小结。
三、模式应用
(一)导学案的编制范例
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导学案
学段 |
7-9年级 |
年级 |
七 |
设计 |
李普权 |
审核 |
李一斌 |
|
课题 |
第四单元“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主题“金色大厅传友谊”之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
|||||||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年音乐会的历史与传统,认识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及维也纳金色大厅。 2、通过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让学生了解进行曲这一音乐体裁,并能够了解进行曲在节奏,情绪,节拍上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通过欣赏中外乐曲热爱和理解多元文化。 3、掌握不同场境所需要的不同进行曲,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独立分析乐曲的能力。 |
|||||||
重点难点 |
欣赏中外进行曲并了解进行曲在节拍、速度、情绪、节奏、结构上的主要特点以及对中西文化结合的认识,并能根据情绪给进行曲分段。 |
|||||||
知识链接 |
老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父”,他的圆舞曲发展了奥地利民间舞曲和专业传统,给他的儿子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以很大的积极影响,奥地利圆舞曲作曲家,幼年为学徒工人,后习音乐,15岁入舞蹈乐队拉中提琴,1824年后,从事“维也纳圆舞曲”创作,1830年在维也纳建立花园舞厅乐队,演出他的圆舞曲,获得成功,后曾率领他的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一生共创作圆舞曲150首,波尔卡舞14首,加沃特舞曲28首,还有一些其它作品,其中《拉德茨基进行曲》较为著名。 |
|||||||
教学随笔 |
学习过程(学) |
方法指导与要求(导) |
||||||
本栏目是根据执教者记录课堂中的一些灵感、新问题、好措施、没想到等。 |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采用故事导入法、情境图片视频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预留悬念式导入法、开门见山式导入法、设问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又神圣的地方,同学们知道这个地方是哪里吗? 生:奥地利维也纳 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去欧洲奥地利的维也纳,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欣赏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美妙音乐。 师:好!今天老师就来当一次导游,带领大家走进维也纳的音乐世界吧,一起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 (二)铺垫 简介《拉德茨基进行曲》乐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概况。(多媒体展示) |
通过兴趣引入,开门见山,走进音乐。 |
||||||
|
二、新作赏析,感知体会(22分钟) (一)新作初赏,整体感知 【在初步赏析、整体感知的环节中,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初听全曲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音乐情境,同时分辨演奏形式及主奏乐器,简单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 1、在欣赏《拉德次基进行曲》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你认为作品的体裁应该是:( a 2、认识“进行曲”:进行曲是一种用步伐节奏写成的声乐曲或器乐曲,常用于队列行进中。这种音乐作品的结构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富有强烈的号召性。在十七世纪后,进行曲的用途日益扩大,可用于多种场合。 (二)分段赏析 【在分段再赏、走进音乐环节里,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引领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分段聆听对作品进行细致欣赏分析,通过聆听体验根据情绪、音乐要素等的变化判断曲式结构、作品表现内容等,通过聆听、视唱、模奏、演唱、演奏等方式记忆作品的典型节奏和主题音乐。】 1、欣赏视频版《拉德茨基进行曲》,引导学生分析进行曲结构上的特点。 你在欣赏音乐时,感受到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乐曲可分为几段?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教师点评。 生回答:战马奔腾,马儿奔跑;共分3段;管弦乐形式演奏;其乐曲的情绪是轻松、活泼、诙谐、欢快。 2、再次欣赏视频《拉德茨基进行曲》,教师引导学生分段赏析。听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你听了乐曲后,你对第一部分音乐感受是什么? (简短的序奏后主题音乐A出现——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a+b+a)) 你对第二部分音乐有什么感受? (比较活泼,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慢跑,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a+b)) 第三部分的感受呢?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复再现。) 师:刚才分析了乐曲,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请小组讨论:复三部曲式:A(a+b+a) (三)整体再赏,体会内涵 【在再次聆听、体会内涵环节里,以小组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在学生分段细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欣赏作品,把握作品的风格流派。】 再次欣赏管弦乐版《拉德次基进行曲》,小组完成以下问题,学习进行曲的特点: 1、听了刚才播放的乐曲,你认为进行曲在节拍上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进行曲在速度上的特点是什么?(a 3、你认为进行曲在情绪上的特点是什么?( |
1、通过听,初步感知音乐体裁结构。积累音乐基本知识,为本课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2、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认真探究学习所列问题,各个问题的答案必须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所得,不能由教师办代代替。
3、再赏音乐,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音乐作品,从内涵上掌握音乐的特点。 |
||||||
|
三、理解体验,创编实践(7分钟) 【这是欣赏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的是通过创编各种音乐活动,深化欣赏主题,同时也是主题音乐及音乐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积累,为学生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打下基础。此阶段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有:小组辨听、演奏或演唱主题音乐、听音乐判断体裁、听音乐判断乐器以及音乐知识(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及和作曲家及作品相关知识)抢答竞赛等】 (一)主题提炼 出示A段主题音乐:(重点学习) 教师:这段节奏鲜明、坚定有力、热烈欢快的音乐主题往往能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首先学生跟琴唱乐曲A段旋律乐谱。 然后学生集体拍打音乐节奏,以“啦”演唱主题音乐,感受和体验音乐。 (二)创编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音乐演唱表演,要用这鲜明的节奏,欢快的音乐,坚定的步伐,优美的体态来表现音乐主题。 |
1、主题提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音乐作品,听主题就知作品全名、作者、国籍等基本音乐信息。
2、表现音乐主题,将音乐的抽象化转为形象化,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 |
||||||
|
四、拓展延伸,小结升华(6分钟) (一)拓展音乐 【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指在教材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选取教材之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来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拓展欣赏的可选内容包括:同体裁作品音乐欣赏、同作曲家音乐作品欣赏、同种乐器音乐作品欣赏、同民族或地域音乐作品欣赏等。拓展欣赏的内容不可具有跳跃性。】 1、请同学们根据不同的情景说出该情景所适用的进行曲。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情境图片,如:婚礼、葬礼、凯旋、运动会颁奖、军队检阅,然后分别由学生说出不同的进行曲名。 2、欣赏奥地利的《大地之歌》(同国籍音乐作品) (二)小结升华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点,可以起到备忘录的作用。课堂小结的方式有多种,可小结本课知识点,也可适时小结学法,还可由学科班长小结。】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了音乐体裁“进行曲”的特点,并能结合生活实际,掌握了进行曲的不同场境应用,也希望大家有朝一日亲历维也纳金色大厅感受音乐的魅力。 学科班长总结点评: |
1、利用不同的音乐场境选择不同的进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强化作品内涵的理解。同国籍(奥地利)音乐作品欣赏是一种是一种音乐拓展方式,是结合教材欣赏内容所选择的一种拓展方式。 2、教师小结,从知识与技能上、从学习效果上进行的总结。
学科班长总结是从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的点评。 |
||||||
教学反思 |
|
(二)模式应用载体分析
四、个人体会
1、教得快乐,赏心悦目;
2、赏是为唱,唱是为赏;
3、突出美育,艺术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