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达·芬奇用四年之久捕捉抿嘴一笑,她的笑被历代学者称为千古之谜

(2017-09-11 06:54:59)
标签:

达·芬奇

《蒙娜丽莎》

文化

分类: 书画讲坛

 达·芬奇用四年之久捕捉抿嘴一笑,她的笑被历代学者称为千古之谜

                              文/姜卫华

达·芬奇(DaVinci)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在每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人们普遍认为,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完美的代表。他把文艺复兴时期的理念,完全展现在他画作里。若细心研究他的画,你就会发现他画作里的创新和发明。

http://p1.pstatp.com/large/39bb000122a689f7d69b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

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问世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一直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们所钟爱。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乔孔达的妻子。达·芬奇用了四年功夫,期间为了消除摆姿势的蒙娜丽莎疲倦,还请弹琴的人在一旁演奏。当这幅肖像画画好后,来观看的人都说,比真人还要生动。

肖像画最难的是逼真和传神。在达·芬奇七千页笔记和素描中,发现了一张蒙娜丽莎的素描初稿。在这幅素描中,蒙娜丽莎右眼有点内斜,相貌也并非美丽绝伦。达·芬奇画成油画时,他让蒙娜丽莎顾盼左方,真所谓“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双眼被描绘得脉脉含情,眸子由于黑白分明而格外感人。这幅画自然成了欧洲第一幅心理肖像画。

蒙娜丽莎画像的右眼有一颗霰粒肿,大师没有掩饰这个霰粒肿。这种追求逼真传神的画法,使人联想到点睛大师顾恺之把裴楷脸上很显眼的三根毫毛画了出来,使得裴楷的神气活灵活现了。

http://p3.pstatp.com/large/39b700041a7621224847

达·芬奇名作《圣安娜与圣母子》

这幅肖像画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观念,对于女性美的追求,是表现其典雅、恬静的神态,思想深邃和品格高尚。《蒙娜丽莎》作为达·芬奇审美观念的产物,一位自尊自爱、温文尔雅的妇女形象就脱颖而出,这个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美。

在艺术手法上,构思的巧妙常常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蒙娜丽莎》的笑,被历代学者称为千古之谜。她抿嘴淡淡的一笑,这笑意是通过双唇和眸子表达的,妙在半露半含之中。达·芬奇为了画好这幅画,他捕捉了四年之久,终于捕捉到了这成功的笑。这是一个淡而若无的笑,一个永恒的微笑,神秘而灿然。

《蒙娜丽莎》这幅画被称为世界上最名贵的肖像画,公元1516年,达·芬奇迁居法国,第二年将这件随身携带的稀世之宝以一万二千里弗(法国古金币)卖给了弗朗西斯一世。

现在,这幅名画藏于巴黎卢佛尔宫,1962年运往美国展出,展览会规定每个观众只能在《蒙娜丽莎》画前停三秒钟,原因是想看真迹的人太多,队伍太长。当时,这幅画的投保金为一亿美元,从这幅画离开法国上船,安全人员就像保护“元首”一样,怕她失窃、被伪造等等,一直等到展览完送回法国为止,才算松了一口气。这一切,当然都是达·芬奇生前所没有想到的。

http://p9.pstatp.com/large/39ba00012add4e006c5c

达·芬奇名作《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为世人所称道的是他绝妙的绘画艺术,尤以《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圣安娜与圣母子》最为著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