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姜卫华1
姜卫华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964
  • 关注人气:3,1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语堂笑侃美国马桶与理想生活

(2014-12-31 07:38:19)
标签:

林语堂

幽默

马桶

理想生活

文化

分类: 人文历史

林语堂笑侃美国马桶与理想生活

                       /姜卫华

 

林语堂先生把英文的Humour音译为中文的幽默,从而使“幽默”一词在中国大地迅速流行起来。

  林语堂,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他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林语堂笑侃美国马桶与理想生活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幽默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作家的智慧决定其幽默作品的创造,而幽默的语言风格更使作品绽放智慧的色彩。林语堂先生堪称幽默大师,林语堂的幽默犹如烹饪的调味品,幽默而不荒唐,搞笑而别有情趣。

  林语堂在《八十自叙》中说:“并不是因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们这个假道学充斥而幽默则极为缺乏的国度里,我是第一个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罢了。”

  有一次,林语堂教英文课,开学第一天,他夹了一个皮包,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后,操着一口简洁流畅的英语,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哄堂大笑。林语堂微笑着招呼学生:“请吃!请吃!”教室里响起了剥花生壳的声音。下课铃响,林语堂宣布下课,夹起皮包飘然而去。

  1966年,林语堂定居台湾。在参加台北某学校的毕业典礼时,上台讲话的人滔滔不绝东拉西扯,轮到林语堂发言时,快到结束的时间,他站起来说:“女士们,先生们,绅士的讲话,应该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林语堂笑侃美国马桶与理想生活

  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主张文风“清淡”、“隽永”、“甘美”,作品具有“性灵”、“闲适”的特点。林语堂的这种风格,与他对文字的见解有关。他认为:“世上有两个文字矿:一个是老矿,一个是新矿。老矿在书中,新矿在普通人的语言中。次等的艺术家都从老矿中去掘取材料,惟有高等的艺术家则会从新矿中取掘取材料。”

  幽默绝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擅长幽默的人,必定同时具有知识和机智两方面的优势。它的作用也不单纯在于揭露,而且可以化解隔阂,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有时候,为了化解困境,带着幽默感的微笑,可以消除敌对情绪。这就是幽默的力量。

  有一次,林语堂应邀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中国文化》课,他对学生大谈中国文化的优秀,一位美国女学生感到不满,便问林语堂,“你们中国什么都好,难道我们美国就没有一样东西比你们好吗?”林语堂幽默一笑说:“你们美国的抽水马桶要比中国的好。”

  善于幽默的人,总是用豁达乐观的态度看待人生。莎士比亚说:“上帝把亚当从乐园贬到人间,所制定的第一条戒律,就是要用自己的血汗去换取面包。”林语堂在谈到快乐时说:“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美人鱼(TheMermaid)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更为有趣的是林语堂在巴西的一个集会上,演说了一个轰动世界的笑话。他说:“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里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有幽默伴随,你的生活一定将变得更加惬意和轻松。林语堂笑侃美国马桶与理想生活

  林语堂在《论趣》一文在说道:“我想这趣字最好。一面是关于启发心知的事。无论琴棋书画。都是在乎妙发灵机的作用,由蒙昧无知,变为知趣的人,而且不大容易出毛病,不像上举的四端。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顾凝远论画,就是以天趣、物趣、人趣包括一切。能够康酒出群,静观宇宙人生,知趣了,才可以画画。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就做到如米额或黄大痴,也没有什么大害处。人生必有痴,必有偏好痛嗜。没有腐嗜的人,大半靠不住,而且就变为索然无味的不知趣的一个人了。”

  1976年,一代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姜卫华邮箱:jwh1166@163.com

  

 

推荐阅读

红楼中的林黛玉到底有多美?     黛玉临终前对宝玉的恋情就两…

曹雪芹为何浓墨重彩写黛玉?     红楼中谁是心灵手巧的“狐狸…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其实很纠结     诸葛亮的羽扇隐藏了哪些秘密…

武则天为何临终要立无字碑?     皇帝李煜如何窥探大臣私生活

西门庆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风流才子唐伯虎其实并不风流…

真实的高俅人品究竟如何?    红楼梦》里谁是宝玉的性伴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