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作家网】八大山人曾经是个“愤怒青年”

(2014-12-26 08:52:05)
标签:

八大山人

朱耷

孔雀

危石

文化

分类: 书画讲坛

朱耷以“哑”拒人借画“说话”

                        /姜卫华

   《老残游记》一书的序言中说:“八大山人以画哭”。扬州画派也说八大山人的画,是墨点无多泪点多。这两句话能帮助我们理解八大山人的画。【中国作家网】八大山人曾经是个“愤怒青年”

  朱耷(1626-1705),号八大山人,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朱耷本是明朝宗室弋阳王后裔,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里十分郁闷。于是,躲进深山,隐姓埋名落发为僧。起初,他一言不发。后来,干脆装聋作哑,还在扇子上写“哑”字,凡遇说话不投机之人,便把折扇打开,以“哑”字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还在住处写了一个“哑”字贴于门上。

  在这十多年中,他埋头钻研绘画技法,把精细写生画法变为疏放冷逸的画法,把无处诉说、无处敢说的话,由画笔来“说话”,以画骂、以画哭。【中国作家网】八大山人曾经是个“愤怒青年”

  八大山人的画多属主观发泄,所以,毫不顾及所要表现的对象在视觉上的外观形态。他笔下的花鸟木石,形态都几乎是变态的、畸形的。如《牡丹孔雀》图,本来美丽的孔雀,在他笔下变为“丑八怪”形象,孔雀站在两块危石上,三根秃了尾的羽毛。画中题诗:“孔雀名花两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谢稚柳先生解释这首诗和画时说:这里的“三耳”是典故“藏三耳”故事,“藏”指奴才,三只耳朵的奴才就是马屁精。……孔雀立于危石之上了,讽刺当时统治者站脚不住,有垮台的危险。

  八大山人画鱼、鸟,喜欢在画眼睛时作夸张表情,把眼睛画得特别大,有时甚至是方的。怒张白眼的鸲鹆,敛羽拳足的翠鸟,僵直身子似在呐喊的桂鱼,徘徊的游鱼。在落款署名时将名讳写成直的,把八大山人,写成“哭之笑之”模样,寓意他哭笑不得。【中国作家网】八大山人曾经是个“愤怒青年”

  八大山人的画运用了高度概括的手法,创造出一种超出于真实的美。他画的鱼都翻着白眼,故称“瞪眼鱼”。他画的鸟样子很伤心,故称“伤心鸟”。画家把花鸟人格化,借水鸟、孤石、败荷来抒发自己的痛苦心情。如《荷花水禽图》,笔墨异常简练,有一种抽象美的意蕴。他的画常常是笔不周而意周,堪称国画百花园中一朵奇葩。

  八大山人,前承古人,后启来者。其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具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白石老人曾有诗曰:“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原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中国作家网】八大山人曾经是个“愤怒青年”

  八大山人的画,特别在日本备受推崇,并在世界画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如:《孔雀竹石图》等,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等,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

  当然,八大山人的画作为艺术欣赏未尝不可,学习借鉴其创作技法。但是,含沙射影、逃避现实的做法,对于当今艺术家来说是不足取的。【姜卫华邮箱:jwh1166@163.com

 

  

推荐阅读

 

【名家扫描】白坤峰老师简介     红楼中谁是“不受待见”的人

红楼中的林黛玉到底有多美?     黛玉临终前对宝玉的恋情就两…

曹雪芹为何浓墨重彩写黛玉?     红楼中谁是心灵手巧的“狐狸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其实很纠结     诸葛亮的羽扇隐藏了哪些秘密…

关羽的赤兔马最后易主很倔犟     猛将张飞原来还是个文艺青年

武则天为何临终要立无字碑?     王安石为何骂沈括是“小人”?…

西门庆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皇帝李煜如何窥探大臣私生活

真实的高俅人品究竟如何?     风流才子唐伯虎其实并不风流…

水浒“人事”安排有何讲究    红楼梦》里谁是宝玉的性伴侣?【中国作家网】八大山人曾经是个“愤怒青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