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史湘云林黛玉文化 |
分类: 人文历史 |
林黛玉说谁像个“小骚达子”?
文/姜卫华
一次看戏,凤姐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指的是黛玉,就怕得罪她,便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为此,她不仅得罪了黛玉,而且还与宝玉发生了矛盾。恰好表现她心直口快、天真烂漫的性格。
何谓骚达子?骚达子又叫骚达奴,旧时对蒙古族人和其他北方游牧民的蔑称。明周朝俊《红梅记•城破》:“赚得些钱儿,指望拿回养家,不想这骚达奴不先不后闯将来,围了禁城,使我上不上下不下。”
她总是喜欢穿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这就是史湘云也!妩媚中掺杂了一些风流倜傥的男儿气概。
红楼中借林黛玉之口,把一个豪迈的史湘云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当然,这里的“小骚达子”,无非就是假小子的意思,并带有一些调侃的味道。
下了场大雪,大家商议作诗,众人来到芦雪庭,独不见了宝玉和湘云,原来二人计算那块鹿肉去了,找到他们时宝琴说:“怪脏的”。黛玉说:“今日芦雪庭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亭一大哭。”史湘云却说:“我吃了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就算是作诗,她也能吟出“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的诗句,俨然以隐女自居。使史湘云“假小子”这一人物形象更具魅力。
史湘云身上那种豪迈的情致,没有给人以粗野之感。清代涂瀛《史湘云赞》中的一段评论文字:“青丝拖于枕畔,白臂撂于床沿,梦态决裂,豪睡可人,至大烧大嚼,裀药酣眠,尤有千仞振衣、万里濯足之慨,更觉豪之豪也。”
曹雪芹在塑造美女形象时,从不把人物写得完美无缺,尽善尽美,而往往是写成美玉微疵。如黛玉的弱症、宝钗的热症、鸳鸯的雀斑等。这些“微疵”不仅未影响人物形象之美,反而增加了特色,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时,也运用了这一美学上的辩证法,使这一美丽的少女有“咬舌”小疵。
《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张爱玲说:“欣赏红楼梦,最基本最普及的方式是偏爱书中某一个少女。像选美大会一样,湘云的呼声可与黛玉宝钗比肩。贤妻良母型的宝钗与才情过人的黛玉再加上活泼可爱的湘云,大观园中确是百花齐放。”【姜卫华邮箱:jwh1166@163.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