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塘姜氏宗亲网:资料积累益处多

(2013-06-17 08:19:29)
标签:

姜卫华

评论

文化

分类: 网络情怀

   城塘姜氏宗亲网:资料积累益处多

 

    ——读姜卫华“《聊斋志异》是道听途说的产物?”一文想到的

 

姜方保/

 

 城塘姜氏宗亲网:资料积累益处多

    今日我在网上读到宗亲姜卫华先生的一篇文章“《聊斋志异》是道听途说的产物?”,文章写道:“古今中外大凡知识厚实,成果卓著者,无不在资料积累上下过苦功”。笔者深以为然。我觉得做好资料积累有四个好处:

  一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有时候有些问题,我们苦思冥想也很难说出所以然来,但偶尔见到别人的某篇文章,则如醒醐灌顶,很快就开了窍。有时,我们自己虽然也能说出一二点,但不够全面。而收集资料实际上是借用别人的脑袋,使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更丰富、更全面。

  二是拓宽见识,启发思考。当我们在收集某些资料时,也许别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有这样或那样不足的问题,但有时候在这些资料却有一些亮点,虽然他们没有告诉我们问题的全部,但启发我们作进一步的思考,没有他们文章的启发,我们的灵感就激发不出来,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资料无形中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所以,当我们闷着头写东西,思维受阻时,你可以先停一会,看看别人在这个问题上说了些什么?对自己的思考会有很大帮助。

  三是突破自我,借鉴创新。写文章的人都不太容易否定自己,习惯自己的写作思路。收集资料,多看看别人的东西,有时你就会觉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即使讲同样的问题,别人与你说得不一样,而且比你说得好,在经常的对照和碰撞中,我们就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修正自己,见贤思齐。

  四是登高望远,提升层次。每个人都局限在一定的生活范围之内,在小范围内,也许我们的认识是深刻的,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对同一问题的认识,达到什么样的深度我们并不了解,而多做一些收集资料的工作,我们就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了解得比较清楚,我们说出的观点或是写出的文章,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总之,收集资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需持之以恒,充分利用,不断更新。这样,我们说话或是写文章时,就不会形成“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被动局面。因此,我认为资料积累益处多。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3385200101bkk2.html

 

 

附博文:《聊斋志异》是道听途说的产物?

  

  古今中外大凡知识厚实、成果卓著者,无不在资料积累上下过苦功。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这部著作时,就得益于他所积累的报刊上的文章,甚至广告也成了他写作的参考资料。鲁迅为了完成《中国小说史略》,从1500多卷古籍中寻找所需要的资料。被人们称为资料收藏家的邓拓,把每天剪报比喻农民到野地提着筐子拾粪。他像蜜蜂博采广集,因而联想丰富,写出了令人称道的《燕山夜话》一书。

  有人将资料积累和调查研究等量齐观。有些资料的积累是临时逼出来的,逼出来就要珍惜它,及时纳入自己的资料库,不要让它随意散失。

  积累资料贵在长年累月,而利在一朝一夕,它的作用往往不是立竿见影、一劳永逸的。有的昨天才收集到的,今天就碰巧用上了;有的存了十多年或许仍是“呆滞商品”;有的乃至以后一直用不上;有的是临时性的,用了一次后就再也没用了;有的是基础性的,一旦储存起来,可反复使用。不管是临时性的,还是基础性的,只要跟写作有关,我们都要注意收集。

  资料积累的方式归纳如下:

  鲁迅式:从文献中收集,从书本中一字一句地抄录。

  蒲松龄式:向民间索取。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路旁设摊,听过往行人讲“鬼狐”故事。《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被郭沫若评价道:“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此虐入骨(木)三分。”《聊斋志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达尔文式:向大自然索取。达尔文除了积累报刊文章,主要是靠漂洋过海、四方漫游,考察和研究各种生物遗骸中积累大量活资料。

  李贺式:随见随得随记。他郊游见到别致的景物,就浮想联翩,抒情吟诵,并随手记下装入口袋,回屋整理,琢成佳篇。

  不论用何种方式收集资料,都得有一种最佳的资料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有特定性,限于对自己写作有参考价值的东西;从内容上说要有广泛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历史无所不及;从来源上说要有多渠道,报刊文献、民间传说、地方史志均是资料积累的途径。

  资料积累的注意事项:

  一是贵在坚持。要有不断丰富资料库的意识,养成随时随地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是勤于分类。分类应以便于查阅为前提,开始可分粗些,资料多了,再细分。

  三是善于整理。资料整理目的主要是:A、补充新资料;B、新资料取代老资料;C、纠正原资料中不准确的部分,防止引用时误传。

  四是积极使用。积累资料不是装门面,而是学以致用,有空常阅读资料,领悟他人的写作文采。

  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谈及青年记者的修养时说:“一个记者的财富不是彩电、冰箱,而是看你有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感情积累、思想积累,这种积累就像在银行里存款一样,存得越多,支付起来就越自如;没有积蓄,遇到应急,借债都借不到。”

  时刻积累资料,科学分类,运用资料时,方能得心应手。不断加强学习,做到脑勤、笔勤、手勤,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长日久,一定会熟能生巧,通晓十八般武艺。喜爱写作的朋友,不妨一试?(姜卫华/文)

我的更多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