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2018-11-01 16:54:08)分类: 教学设计 |
《
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三上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连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连加法 。
3、能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目标:1、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条、投影仪、练习本
教学过程:
{C}一.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热热身。老师这儿有一些口算题,想请大家算一算。
40 + 17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1.
2.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你们家里是不是有很多书?(是)看,你们多幸福啊!可是你们知道吗?在一些贫困地区,却有很多小朋友买不起书,甚至要辍学,但是他们却非常渴望学习,听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呢?(捐书)为此,我们学校的同学们组织了一次捐书活动,(板书:捐书活动)大家都积极地把自己家里的闲置的书拿出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老师这儿有这次三、四年级捐书情况的统计,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师:那老师也提个问题: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你是怎么想的?(生答)。
师:同学们方法真多,如果我们算出每个年级捐书的具体数量,再比较就更准确了,对吗?
三.解决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先求出三年级的本数,该怎么列式呢?
生列式:118+104+95=(板书)
师:你们见过这种算式吗?(两位数、一位数连加见过)
提问:它和以前有什么不同?
老师总结学生说出的不同之处,并揭示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加)
师:咱们在算之前,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呢?(学生估计。)
提问: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可能:120+100+100=320、118+104+95、100+100+100=300)
师板书:118 + 104 + 95=
问:300能写在等号的后面吗?为什么?
师:那现在我们要来算算准确值了,好,请大家在作业本上动手算一算。
师巡视,让学生把不同方法投影,仔细看一看,规范学生的写法,老师让学生解释自己的方法。预设:
118+104+95
1
1
+
3
师针对学生的算法进行点评和归纳。
师:同学们,大家开动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在平时计算时,要学会灵活运用,但无论用哪种方法,都一定要认真、仔细。下面跟着老师再一起来看一次。(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应用题要写单位和答,并且注意书写格式。)
师:我们今天所学的三位数进位加法与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生答)
师再次强调计算法则,让学生知道无论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连加,计算法则都是相同的。
四、巩固提高
(1)提问:刚刚我们算出了三年级的捐书数量,现在你们能把四年级同学的捐书数量求出来吗?(生答)好,(出示四年级小学的捐书表格),谁来列出横式?(生列)那大家就用竖式算一算吧,算的时候一定要认真。
(2)让学生正确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103+109+98
1 0
9
+
(3)师引导学生把计算法则的第三条进行简化。
教师追问:个位满二十多怎么办?一定有同学会说:向前面进2。那如果十位也满二十呢?(向百位进2)那法则该怎么说比较简便呢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它前一位进一)(并板书)
(4)师:我们刚刚把三、四年级的书的数量都求出来了,现在比一比,那个年级捐的多?多几本?(生列式计算,并板书。)
(5)小结本堂课的内容。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2、提高题.
+
3、让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再列竖式。
(1)127+114+86 (2)292+150+108
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你们都学了什么呢?(生答)
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计算中,能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捐书活动---三位数连加
1.
2.
118+104+95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