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人格的光辉点

标签:
品味人生宽容情感文化娱乐 |
《品味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
而且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里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早在一九八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典科学家汉内斯?阿尔文就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求智慧。”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宽容精神来解读现代宽容是人的美德、是修养、是气质、是境界、是心态。它是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懂得了人之所以为人,才会拥有博大的心胸,才能欣赏到人格的魅力。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智慧的启示。是人格的光辉点。
宽容能体现一个人的胸怀。欧阳修是北宋的大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曾巩都是他的学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的学生中有个叫蒋之奇的小人,为了表示自己“公正”,竟然听风就是雨,诬告“恩师”欧阳修和长儿媳妇有奸情,并坚决请求朝廷将欧阳修处以极刑,暴尸示众。这给了非常讲究人伦、道德的欧阳修以致命的打击。后经查明,此事纯属子虚乌有,蒋之奇受到降贬处分。饱受中伤的欧阳修心灰意冷,坚决地辞去参政知事,而改任到青州。青州下属有个临淄县,县令蒋之仪是蒋之奇的胞兄,他因事得罪了两级上司,正受到“立案侦查”。现在,蒋之仪落在欧阳修手下,大家认为欧阳修绝不会放过他,就火上浇油极力诋毁蒋之仪,促使欧阳修对他严惩。面对这个“背叛师门”的蒋之奇之胞兄,欧阳修并不徇私害人,而是派人去做周密细致的调查,发现蒋之仪并无过失,因此,反而亲自出面极力保全,使蒋之仪得到幸免。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
每个人都憧憬着幸福和快乐的生活,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有八九,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者,世上一个都没有。当然,也会有你不喜欢却需要接受的行为习惯,这就需要宽容。经过这么些年的生活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苦短,人作为肉体凡胎投生到这个世界,总会
遇到不尽如人意之事,这就需要用一种心态去面对,那就是宽容。因此,要拥有快乐,就必须心宽;就必须宽容;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生命。宽容是一掬甘甜的泉水,一缕清新的空气,能抚平你受伤的心灵;宽容也是一种慷慨,它让你在给予中获得幸福。生活其实很简单,前提就是你别把事情都复杂化了。对人、对己常怀一颗宽容之心,笑对生活,笑对人生,笑对一切成功和烦恼,有这样的心境,有这样的胸襟,你就会活得很轻松,很潇洒,
这样宽容才是人格的光辉点,
这样,宽容便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理解的桥梁,成为彼此体谅的纽带!宽容的人,有乐观豁达的心境和坦荡大度的胸襟,能自信达观地笑对人生的种种苦难与逆境。视世间的千般烦恼万种忧愁如过眼烟云,不为功名利禄所缚,不为得失荣辱所累,能从苦境或困境中解脱出来。以宽宏大量和豁达大度去容忍别人和容纳自己,遇事想得开、看得透、放得下,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用宽容的心来看待别人的诋毁流言,时刻保持宽容的心态!宽容者犹有“将军额上能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让犯错的人们有着重新审视自我,反省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使刻薄的小人感到自己的卑鄙龌龊,自惭形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犯了过错,也不要冷眼相对,恶语中伤,落井下石,毕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宽容他人的同时也宽容了自己,升华了自己的人格,自然!是德高望重者的风范,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者的胸襟。它如清泉一般滋润你的心田,如黎明为你捧出旭日,如画笔为你描绘人生华章…… (图片来自网络)202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