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下)

(2023-10-05 09:29:40)
标签:

品味人生

宽容

情感

文化

娱乐

  《品味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下)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大致可以从科学技艺层面和伦理价值层面两方面来加以概述。从科学技艺层面看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包括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园林建筑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戏剧舞蹈相声等娱乐文化、武术健身养生等体育文化、天文历法、发明创造及中医理论等。从伦理价值层面看,宽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可以概括为君子文化、尚贤文化、谋略文化、耻感文化、礼仪文化、忠孝文化、爱国主义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等。从伦理价值层面对传统文化之精髓进行简要议述一下。君子文化融中国传统文化之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哲学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显示出独具特色的一面。宽容对君子人格的崇尚与培养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主题之一。君子人格反映出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义利观、道德观。众所周之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做人先于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君子文化就是要教育人们做人要做君子而不要做小人。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以德育的形式代替宗教的传统对理想君子人格的塑造和追求正好体现了这一传统。君子人格融温良恭俭让为一体并具有慎独的自警意识。君子贵和尚中、善解能容的处世哲学,君子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等都在理想的君子人格中得以体现。因此,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在今天仍然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等等,这些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思想言语无不显示出君子人格的强大魅力,并引导一代代中国人把追求君子人格作为个人修身养性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之一。这种情况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对何为“精髓”存在理解上的歧义二是因为有些论者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各自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加以宏论。究竟应该本着怎样的学理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怎样的内涵传统文化的精髓到底包含哪些方面的具体内容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究。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对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不准不全势必影响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继承、弘扬与发展。因此,撇开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的流派之争不谈仅对传统文化精髓之理解及其内涵进行概述。

  要理解宽容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问题首先还需简要区别几个相关概念 一是中华文明的容性,应沿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寻根探源。考古成果已经证实,中国具有百万年以上的人类生存史,而在漫长的文明演进史上,中华文明强大的容性,成为其绵延不衰的重要基础之一,也展现出“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是何为“文化”,何为“传统文化”哪些内容可以称之为“精髓”,即“精髓”本身应该是什么。“文化”一词在中文里最初的含义是指以“人文”、“化成天下”之意。“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的本意是指变化、生成、造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与“化”字均有了更多的引申意义。最初,“文”与“化”一直是分开使用的到西汉以后,“文”与“化”才被经常连在一起使用随后便逐渐凝固成一个词。但此时并未出现现代意义上人们常用的“文化”一词。按照古人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到了近代人们开始借用中国固有的“文明”、“文化”等词并赋予其新义从而产生了我们今天通常所理解和使用的“文化”一词。不过中国的“文化”一词更侧重于精神领域的“文治教化”,而“文明”一词则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文”与“化”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一词意味着人以其所创造的各种器具、制度、道德、知识、科学技艺、习俗、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思想观念等非自然的产物和手段来对整个世界进行目的性的改造从而使“人”区别于物并使世界在一定的层次和意义上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在此意义上,文化也就是指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改造及其结果即世界的“人化”。对于“文化”概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