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真实
(2012-04-14 12:42:43)
标签:
水浒宋江史进花荣武松林冲杨志 |
分类: 历史随笔 |
http://s9/middle/7f3b66f6hbd9e8e3c82c8&690
四大名著里面,只有水浒传追逐真实的意义最小!
水浒传就是小说演绎,文学创作里面透着豪情,透着畅快,透着义气,透着悲凉!人物个性突出,脍炙人口。
苦觅原型,摘录如下!
一、宋江及其部下起义军:
《徽宗本纪》: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侯蒙传》: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今清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张叔夜传》:叔夜使间者占所向,贼经趋海滨,劫巨舟十余,载虏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擒其副贼,江乃降。
《林泉野记》中说:宣和二年,方腊反于睦州,光世遣谍查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擒其伪将相。
《宋故武功大夫河东第二将折公墓志铭》有如下记载:“腊贼就擒,迁武节大夫。班师过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根据这个说法,宋江被镇压是在方腊之后,那么讨方腊一说可以休矣。
二、关胜
《宋史·刘豫传》:建炎二年(1128)正月是年冬,金人攻济南,豫……蓄谋反,杀其将关胜,率百姓降金。
《金史·刘豫传》:挞懒攻济南,有关胜者济南骁将也,屡出城拒战,豫遂杀关胜出降。
《齐音》:金人薄济南,有勇将关胜者,善用大刀,屡陷虏阵。及金人贿通刘豫,许以帝齐,豫诳胜出战,遂缚胜于西郊,送虏营,百计说之不降,骂贼见杀,且自啖其睛。
三、史进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元年(1127)秋七月,贼史斌据兴州,偕帝号。斌本宋江之党,至是作乱。建炎二年十一月,泾原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吴玠袭叛贼史斌,斩之。
《三朝北盟会编》:玠以斌凌迟处斩。
四、李逵
《宋史·高宗纪》:建炎三年闰八月,知济南府宫仪及金人数战于密州,兵溃,仪及刘洪道俱奔淮南,守将李逵以密州降金。此处的李逵是否就是水浒中的李逵,无法确定,但是看来是个问题人物。
五、杨志
《三朝北盟会编》有关于他的记载,说他是招安巨寇,贪财,在宋联合金国进攻辽国的战役中率领“选锋军”,结果不战而走,导致宋军大败。实在是个很不堪的人物。
六、张横
《中兴小纪》:自靖康以来,中原之民不从金者,于太行山相保聚。初,太原张横者,有众二万,往来岚宪之境。岚宪知州、同知领兵一千五百人入山捕之,为横所败,两同知俱被执。
这是水浒传加入宋金之际北方忠义军人物的一个凭证,还有学者认为太行山忠义军将领梁青就是浪子燕青,见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浪子燕青: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太行”,而且把“一丈青”放到了燕青身上。
七、神行太保
《金史·突合速传》:孛堇乌谷攻石州,屡败亡,……突合速谓乌谷曰:“敌皆步兵,吾不可骑战。”乌谷曰:“闻贼挟妖术,画马以系其足,疾甚奔马,步战岂可及之?”这应该就是神行太保戴宗故事的来源了。
八、小李广花荣
《道光志》《宝应县志略》《宝应县志》都有记载:花荣,善骑射。洪武年间有盗千数,剽掠乡邑。
九、豹子头林冲
水浒传蓝本之一的《大宋宣和遗事》一书中,林冲有其人,但只有一个外号没有事迹。事迹为作者根据元杂剧的衙内戏虚构的。不否认百姓中有叫林冲的,只是没名气而已。
十、 双鞭 呼延灼
小说《说岳全传》第三十六回,宋高宗被兀术追杀至海盐县之际,无人救驾,王渊向高宗推荐已经退隐多年的呼延灼,于是高宗召呼延灼保驾。
俞万春《荡寇志》中,呼延灼被描写成有勇无谋、屡战屡败的将领,然而武艺高强,而且对梁山泊始终如一。
著名评书《呼家将》中的呼延庆、呼延傕均是呼延赞的后代,形象上与呼延灼遥相呼应。
十一、行者武松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上述史籍中,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让他充当都头。又被提为提辖。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武松结果了他的性命。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1. 南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话本书目:《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徐京落草》。
2.南宋龚开《宋江三十六赞》:龚开,字圣与,还是位画家。他喜听宋江故事,为宋江等36人画像、题诗、写序。这里好汉人数仍为36人,没提到梁山泊,反而五次提到太行山。
3.元初话本《大宋宣和遗事》,这是一部史话本,专门讲述北宋衰亡经过。其中一部分讲述宋江故事,大约有四千字,其中写到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玄女授天书、受招安、征方腊等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