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皇家上林苑——欣赏中国唐苑盆景

标签:
西安唐苑盆景园 |
重现皇家上林苑——欣赏中国唐苑盆景
若不是调试队屈工的告知,我根本未想到在西安会有如此大的盆景园林。乍一听名字中国唐苑,就显得十分大气,又由于在西安关于冠名“唐”的小区又很多,如唐韵三坊等,又会被误以为是小区。
但在网上一搜出现的是风景园林介绍,只是地方在西安南郊西安绕城高速以南,正是我去过的西安植物园新区南边。好在西安有一路游6公交车直达唐苑。我便从家门口坐地铁3号线,在青龙寺站下车,在此换乘游6公交,想不到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比我想象的要快多了,我是6点45分从家出发,结果到达唐苑才7点半!
唐苑前一站是曲江管委会,但一过去之后道路马上变窄很多,仅是一条公交道,地方显示此为杜陵邑,杜陵是西汉后期宣帝刘询的陵墓,原来如此。下车后稍向前是一丁字路口,路口右侧就是中国唐苑所在了。看门前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门前广场,仅是简单的牌楼门型。才七点半,但门已开放,门票要50元,当然老年人是免费了。
然而能马上吸引游人的是门口两侧的大盆景十分气派,苍松岩石,灌木蔟拥,组成天然盆景观。在一片细鹅卵石地上见到了大门的说明牌,原来此唐苑坐落于古城西安东南处汉代苑林遗址——杜陵塬上。它是“西安万亩都市森林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安地区,乃至全国的以盆景、古树、奇石、民俗艺术品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园。看大门上一副对联点明该苑主题:来唐苑莅氧吧望浐灞回归大自然才晓脚踏人间天堂,观劲松赏奇石看盆景步入芳草地方知身处世外桃源。可惜宣传不够,我今日才迟来!心情为之一振,要多留心欣赏美景,好好记录下每一刻时光。
果然进门后那左边都是一些洁白的细鹅卵石铺成空地,用石磨排成小路,奇石横卧,油松成林;这右边山坡后还在建设;望前方道路整个都是如此壮观,见到此路标知此为唐韵道,我们来到天然氧吧。
看到路边清洁工在维护那些大片洁白的细鹅卵石,就问是否可以行走,答案是能行,让人佩服之致,天然盆景之中可穿行!看到这我回想起第一次去泰国大皇宫参观的御花园,就感叹不已。想不到今天在西安见到的盆景园林不知要比它要大要美多少倍。突然发现路右边山坡上放了一群羊,等走近一看都是些石雕的绵羊,山坡上拉起了红色警戒线,原因是山坡背后还在建设之中。
走不远就路边立有一路标石“唐风”,旁边有说明,此唐苑的由来:原来为陕西万达集团公司所建,由于此地曾是从秦朝到汉唐盛世的皇家上林苑,故将此生态园林取名“中国唐苑”。而“唐风”只是其中一个品牌产品盆景展。那就顺着路标指引向左进入今天重现的“皇家上林苑”!
一深入到里面,让我体会真是一步一景,移步一景。看不完的小桥流水,赏不完的园林盆景。纵有千张嘴也道不尽风景的美!那是步云廊,曲折回廊生妩媚;这古琴台下,“花港观鱼”又重来。走过石磨铺成的林中道,来到青铜盏博物馆前(未开放)。
插图文字说明
1.
3.
4.
5.
6.
7.
9.
11.
12.
13.
14.
15.
接上文
前面就是该苑中重点观赏的人工瀑布景区,名声在外,先拍一张这景区全景照。来到瀑布前看到了说明牌,此景称“百米瀑布”,以秦岭山石为背景,所用之水来自唐苑自身循环水与净化水,其中60%的水来自天然雨水。那秦岭山石奇峰罗列,怪石嶙峋,忍不住又拍下了山石的全貌,虽是人工如同天成。
但在此景点中间见到立有两根石柱,刻有对联一副:“马鬣牛眠占瑞应,山明水秀兆嘉祥”。这是指安葬的吉地,风水好,怎么放在这?不解。可能是收拾到民间的东西就放在此了,应请专家解读好,才可用。
本来要等瀑布放水,看景的,想可能时间尚早。于是就继续向左前走去,结果来到一大片真正的盆景区,看到了各式各种的松柏造型,不少盆上都标有寄养两字。过此盆景区来到了书画博物馆前,同样没有开放。于是过对面看一片山坡上的月季,从旁有石台阶上去,同时此地也是百米瀑布的尽头。上到此山坡的平台就是下面百米瀑布的顶部,看平台前方利用这山石岩还作了一山水风景,也有百米之长。
我先从此平台的左端看起是一向下的长廊,顶头是一仿古亭,曰逸清亭,亭门柱上的楹联是:“亭间流水自今古,林外春山时有无。”均为杜中信先生所题,杜先生书法作品风格沉雄、豪放、古朴、浑然大气、气势磅薄。现是长安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教授,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
站在亭后看后面山下是一大草坪。回身来到平台上只见与平台平行的还有一条大道,亦是绿树成荫。此时见有一维修工人在清理水道内的杂物,我便问瀑布何放水,他告诉我:平日一天一次,今日周日应是两次,上午九点半有一次,一次放水半小时。我看手机才是八点半钟,尚早继续放心游览。由于七游八拐,一时也辨不清方向,暂定此路是南北通道,向南是蜿蜒曲折,向北是一路向前。景区称此为天街,因在路旁见到唯一一个小吃店,叫天街小吃店。想必是与瀑布相比,在水之上,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说嘛!
我沿天街北向行走,那路左边风景依然不错,但其右天街旁的水道装点得更古朴,诗情画意十足。我便选择走上水道上的木栈道,待回头看这水道,却见远方隐若可见终南山,李白曾以《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来描述登上杜陵所看到的景观。不过今天却是风和景明,气象万千,不可同日而语了!
在此水道北头有一仿天坛祈年殿建筑,镏金宝顶、灰瓦红柱、彩绘描金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殿门上挂着“祈福殿”的匾额,门柱上的楹联为“风调雨顺盼鸿运,国泰民安享太平”。走近看是佛堂,不开放。而其右侧又有一长廊曰载福廊,其楹联:“天地大观任游览,山林异致得清幽”。我顺着长廊下到刚进唐苑所称为古琴台上,向里看那不同风格不同品种的盆景,千姿百态看似随意摆放,实则独具匠心。隽秀挺拔的罗汉松,烟云缭绕的黑松,令游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而俯栏向外望去,百米瀑布景观尽收眼底,下面是静悄悄的空无一人,似乎在等待那放水的时刻到来。我此时想若放水时在此居高临下观瀑布应是最佳位置了。
插图文字说明
25.
26.
28.
30.
32.
34.
38.
39.
40.
41.
接上文
离放水还有时间,我便又绕到祈福殿后,来到一片新开辟的景区。门口是一堵九龙壁石雕,地面铺满细灰色石子,与前面园区风格截然不同。景观中除盆景外配置了不少石人石马等,还有石雕的石亭,那石雕的和尚作了作旧处理。这是否与佛教文化有关,于是我带着问题又从门口右侧去观察。还真是看到利用二个石门阙作入口,入园道路两旁站立了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可惜四大天王相貌基本雷同,仅是手中拿的宝物不同罢了。
而四大天王之后,整个园内坐立了不少罗汉,我想应是十八位了,不想细看就拍了一张全景照。然后离开此园区从左角一山坡上的舍利塔旁翻过去,看到此唐苑在此还开了一门,分析这里是西门。
又走回到通往天街的路上,可见路旁一大片温室暖房,真是花了本钱下功夫了,不然培育不出如此多的盆景花草。又走到百米瀑布上方区,还是没有动静。就决定向路西边进去看看,就是体验一下刚进门时有一老陕告诉我的这里面大的呔呔!!
首见路边一藏晖亭,曰:奇松诡石天然净,涧草山花自在芳。其门前是用石磨铺成的地面,用石碾子围成一圈作凳子,返璞归真。
离开藏晖亭向南行不远,见路旁立一说明牌,曰“盘龙驾云”,看旁边原来是指此横卧一块巨大的云龙纹石,而此物天成为镇苑之宝。哎呀好厉害,不负此行!此石后的景致也特别精心打理,天然各种岩石组成的小路尤显错落有致,植物的搭配亦色彩纷呈。从这组景观向后树林更是密集,无心旁骛,就此止步。
打转过藏晖亭,又见一养真亭,说的是:寄兴在山亭水曲,怀人于日暮春和。沿途所见题写都是杜先生一人所为。经养真亭向西行,在路左边有一景点曰“百羊开泰”,等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在一块绿色草地上摆放了大批石羊,成跪卧状。逐用手机拍下了此场景的全景照。
因担心错过瀑布放水,于是又回到天街水道上,见到有人在喂观赏鱼,那锦鲤鱼抢食真是激烈,直搅得浪花飞舞,挤成一团。连忙走下祈福廊,到达古琴台下。那青铜盏博物馆之上的长廊成L型,凭栏向下望去,游人成群结队已进苑来,看小桥流水还是聚人气,反观风雨廊桥空无一人如卧蚕。不过整个画面风景还是不错的,拍下了此全景照。再看百米瀑布前已有不少人在等待放水时刻的到来。我也回到古琴台处,离瀑布近些好拍照。可是左等右等不见动静,旁边也坐了一老俩口带孙子在此休息,他还安慰我,他老伴来过几次都未遇上,他遇上了,拍了一点录像。于是从手机上打开让我观看。
时间已过9点半,我也不再傻等了,就从月季花处的台阶下去,来到唐苑后面的大草坪。穿过大草坪走到塬边上,向东远眺,可见浐河环绕,唐苑依山傍好风水。正如资料介绍所说:东瞰浐灞灵动、西眺曲江晚照、南依皇家陵园、北望盛世古都。这里是都市的原始森林,有着很多百年以上的盆景、古树,奇石、苍松、飞瀑、廊桥,锦鲤……好一派皇家园林的景致!
在此塬边拍下大草坪的全景照,然后沿大草坪的左侧路返回了,一路拍摄山坡的奇石古树,就打算回家转了,忽听前方一阵水流声大作,应是终于瀑布景观放水了。三脚二步一路小跑来到百米瀑布前,只见不少游客欢呼雀跃,争相拍照留影。那瀑布声响如雷,百米长卷如诗如画,气势壮观。那水流飞溅激起水雾弥漫在空气中,湿润着周围的一切,给人们带来新的享受!百米瀑布虽人工造就,但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如临仙境。
今天的唐苑之行至此画上了一个园满的句号,心满意足就打道回府了。刚离开百米瀑布,始见路边一棵硕大空心树干,但上部却枝繁叶茂,想想真是枯木逢春,遇上了唐苑大开发,来到盆景园林,就能生机勃勃!此树后就是一奇石展馆,走进一看,大厅内摆放了各种各样的奇珍异石,琳琅满目。让人感到在这里石头都会说话了!有一副对联替这里石头表白:陷囹圄落民间尝疾苦意外龙椅上方有大汉之中兴,游唐苑览长安品文化陶醉天地间问君如何不再来。就是这场景的真实写照。不光如此那门外还有大石,假山等着人们眷顾哩!
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园,是一个度假休闲的好处去,下次我还要带上老伴来此一游。回程的公交车上开始只有我一人,便与司机交谈起来,他道:一个公司自已花钱能搞到如此水平,不要社会一分钱,真是不易。能在上林苑遗址上再现皇家园林,这是遇上了太平盛世。
真是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安享太平!
插图文字说明
45.
49.
50.
51.
52.
54.
55.
56.
57.
58.
60.
61.
62.
63.
64.
69.
70.
73.
74.
75.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