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3D电影时代的到来

(2013-12-12 23:39:44)
标签:

电影

分类: 影像

 

有人说《地心引力》将3D电影推向全新时代,实际上在一年前的“少年派”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此之前,3D电影中的视觉就是建造奇观。《阿凡达》中绮丽的潘多拉星球异常不同的生态系统,美轮美奂的景象让人陶醉,却又极度抽离。而“少年派”视觉并不只是奇观那么简单。此段“鲸鱼换气”,依然是绝美的奇景奇境,可鲸鱼同时也掀翻了派的船,吞没了他的淡水和饼干(叙事上使得派之后不得不吃鱼求生)。大自然的美丽令人惊叹,却有如此令人敬畏,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真实感。

 

              

 

另外这段精彩的“海底心象”,也并不只是视觉奇观展现那么简单。我们通过老虎凝视海底的主观视点,看到了海底生物、动物园的各种动物、沉船和派的母亲各种意象混合。这是佛洛依德所阐释的梦的运作与非逻辑的绝妙展示:“凝缩”、“移置”、“象征”。更为重要的是最后镜头拉到派凝视的特写,叙事上已经告诉了我们,派就是老虎。

 

               

 

少年派”已经标志着“后3D时代”的带来:视觉不只作为奇观,更作为叙事、表意。《地心引力》视觉中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结合的长镜头让我们见识了并更加期待3D电影视觉叙事的无限可能性和多样性。可以预见,待《阿凡达2》上映后,来对比《阿凡达》,我们一定会更明显地体会到“后3D时代”与之前3D电影的巨大差别。

 

http://s6/mw690/002kpFsFty6EWzKOQ0R7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