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所的俱生俱灭

(2024-08-28 15:45:37)
所以上面的观点,简单来说,依心而起的任何见闻觉知现象,它都是包括能所的,能即是能见之心,所即是所见之法,这个能所,它都是俱起俱灭的,不会说,你起了个能见、能闻的心来,却没有这个所存在的,也不能说,你没有起这个能见、能闻的心来,却能见到有这个所存在的,这就是一直在心法中说的,此有故彼有、此无彼亦无的道理。那么小宝看到这里,高兴起来了,拿个会飞的鸭子来比喻,说你见到鸭子飞走了,难道你的眼睛也随鸭子飞走了?实际这里面小宝不知道的是,你眼睛见到鸭子,眼识中现起的其实不只是这个鸭子,而是整个的眼前世界。比如镜子,它照见的始终是全体,而不会独独去照见镜子中的这个鸭子的,认为镜子中有只鸭子的,是你的意识分别心,意识分别心才会从这境中,去挑出你喜欢的东西来执取,而眼识是不会专挑境中某个东西来见的。所以不管鸭子飞没飞走,只要眼前有境,眼识便始终不会灭去,只有当眼前的这个境完全灭尽,不见明、也不见暗,你能见的这个心才会随之而灭去。所以小宝这里面用了这个滑稽的比喻想来证明他的这个见能够离所而独存,我只能说,你这是故意来搞笑的。那么实际这里的这个能所俱生、俱灭的这个说法,最容易让人搞混的是,以为能所俱生或俱灭,指的是代表能的这个事物,必定会与代表所的这个事物,俱生、俱灭。所以按照这样的理解,当你见到鸭子时,你便会作这样的认为,认为能见的眼睛与所见的鸭子俱生;而如果鸭子飞走了,你便会认为能见的眼睛,与这个所见的鸭子俱灭了。但实际来说,不管鸭子飞不飞走,这个能见的眼睛与所见的鸭子始终常在的,而根本不存在俱生、俱灭这样的关系存在。所以据于这个事实与逻辑不符,他会认为这个能所俱生、俱灭是个悖论。那么这里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可能对能所的这个理解,出了点问题,你理解的能所,针对的是具体的事物,比如能见的眼、所见的鸭子,所以当说到能所俱生俱灭的时候,你无论如何是不会去认为,这个眼睛会与鸭子俱生俱灭的。不但你不会去这样认为,包括提出能所俱生俱灭观念的这个人,他也不会去认为,眼睛与鸭子会俱生俱灭,否则他不成了深井冰了吗?所以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即是出在这里,你所认为的能所,指的是具体的人事物,而俱生俱灭中讲的这个能所,指的是你对能所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分别见或执着见,执着于认为有这样的能所存在,那么这个能所,指的当然是一种执着观念,而非是指具体的事物。所以一般讲的破能所执着,实际即是破除你的这个能所执着观念,而不是要去把具体的能所事物破掉的意思。那么于能所而产生出的这个分别见或执着见,一般来自于第六、第七识,所以说到这个能所观念的时候,指的是依第六或第七识而建立的能所,这个能所,指的当然不是具体的能所事物。那么同样的,依前五识也会建立起各自的能所来,比如眼识的能见、所见,耳识的能闻、所闻等等,而这些个能所,同样也不是指具体的能所事物。比如眼睛见物,眼识见到的其实只是此物体的影像,此影像作为眼识的相分而与见分同起同灭,那么这个见相二分,即是眼识所建立的能所,这个能所自然不是指外在的事物本身。同样的,耳识、鼻识乃至身识,当它们发生见闻觉知的时候,它们都会建立起各自的能所存在,而这些个能所,也都不是指具体的能所事物本身。所以这样说,要说明什么道理呢?说明你六根或六识发生这个见闻觉知的时候,它们都会相应的建立起自己的能所来,而这个能所并不是外在的根尘事物本身,而都是由各个识本身的见相二分所显,所以当说能所俱生俱灭的时候,说的其实即是这些个见相二分俱生俱灭,而不是说外在的根尘事物俱生俱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