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有体无与体有相无
(2023-08-11 11:13:29)
一般理解的无,即是没有的意思,而不会产生模棱两可的认知,认为有即是没有,或没有即是有的。比如你眼前的桌子,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绝对不会去认为有一个既是有、又是没有的桌子存在的。所以世间凡夫尚有这样是即是、非即非的清晰认知,然而为何一些学了佛法的人,怎么反倒会迷惑于这样的认知,而去认为眼前的这个桌子亦有亦无、或非有非无呢?实际佛法说的有非有或无非无,并不是说有或无两种实体能同时存在,这个实体要么就是有,要么就是无,如果认为眼前这个桌子既是有、又是无,那么这其实是一种错乱认知。佛法说的有非有、无非无是什么意思?是说你眼前所示现的这个桌子相,那是有,这个相代表有实际的这个桌子存在,但就桌子本身的自性来说,那就是无,因为桌子本身是由木头、人工和合而成,离开木头、人工的和合,即不会有这个桌子存在,所以这个无,说的是桌子的这个自性无,而不是说,离开眼见的桌子有,仍然有一个看不见的桌子无存在,所以去认为眼前的这个桌子同时具有有无两种属性存在,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那么简单来说,佛法的有无,说的即是体相两个方面,从相方面来说,相有体无,诸法虽有其相,但诸法毕竟无体,这就叫做相有体无;而从体的角度来说,即是体有相无的意思,这个体指的即是真如自性之体,这个体是有,但这个体并没有专属的相可见,必须依缘才能现起诸法相,所以这个说的即是体有相无的意思。所以这里面说的有无,分别指的是相有体无或体有相无的意思,但并不是指这个相或这个体,可以同时以有与无的方式去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