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依心生境与依境生心

(2022-08-16 11:27:34)
能所双亡,一般指的是意识分别心中所认为的能所不存在,而非是指这个能觉的心不存在,既然有能觉心,自然有所觉境,但因为意识分别的能所心消亡,所以于觉知心中即不存在这样的能所差别,你不会去认为,有个能觉的心存在,又有个所觉的境存在,这时候的觉、心与境,唯是一,那么我认为这个即是所说的能所消亡、心一境性的意思。虽说能所消亡,但心境依然呈现,非是一无所见的断灭境界。那么产生这样的心一境性了,是否就不能产生分别,去认为有能所、有心境存在了?也不是这样的,如果不能产生这样的分别认知,这同样是一种断灭见,因为不能分别故。所以虽然能够证到这个心一境性,但同样不碍分别、不碍去认知能所、认知一切法的是非对错与本末因缘,但于所分别,不会产生任何的执住,所以这样的分别认知,虽然于能所中发生,但同样不碍于心一境性。所以这样说的心一境性,与能所分别的无住生心,是没有矛盾的。实际说来,唯是一心,唯是这个心体,而不能说,离这个心体外,另有非心的物质存在。所以这个主贴中一开始便说,依能观心而有所观境,能观心若无,所观境同样不存在,所以这个所观境,说的即是仅能依能观心而生起的意思,非是说,离开这个能观心,所观境早就存在了的意思。那么这个说法可以用楞严经中妄能生妄所的说法来理证的。那么乃至后来境生起了,依境又生起了这个分别执着心,这时候的分别执着心,与原来的这个所观境,才不能说是一个东西。因为你不管分别不分别,眼前所见的东西始终不会随你的分别或不分别而发生变化,你不会因为分别了,境即现前,不分别了,境即灭去,所以这时候说的这个心与境,就不是前面所说的能观心与所观境的这种心能生境的关系。但对于凡夫来说,所能接触到的大都是依境生心的这个情况,只有先建立了这个境,然后依这个境产生分别认知,这个就叫做依境生心。而如何是依心生境,一般都把它当作是自性能生万法的道理来理解了,但自性是如何生起这个万法的,这里面的实际情况,大家一般都不是很明白的。那么这里面其实就是心的一种转化作用,这个心如何从能见心而转化出这个所见境出来的,一般人是没有办法去直接了知或见证到的,但从楞严经里关于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这个描述里,可以简单的了解到世间万物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道理。所以有人劝说要多读楞严经,我觉得是有道理的,这样至少你可以大致的去明白心能生法、心能生物的这个道理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能观与所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