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行文字加老弟的画,不知道能否留住夏日时光

立秋了,又是一年立秋了。不愿秋天这么快,不愿夏日走,无奈无奈,节气无悲喜,四时已过半,木叶动秋声,秋风夜夜声。
都说立秋贴秋膘,昨天就买了五花肉,红烧了一大锅。今天早上想去卫生站开药,然后去山水园看鸭看荷花,走到十字路口,看到邻居老孙,拦住我说她半个月没出门,险些见不到我。随后给我讲了她和先生去金源办事,坐扶梯上的时候,先生突然没了意识,脑子一片空白,往后一倒砸到她的身上,此时俩人躺在上行的扶梯上,一直到有人给按了停止键扶梯才停下来。接下来送到医院检查,此时她先生已恢复知觉,身上有擦伤,而最惨的是老孙,一百几十斤砸到她身上,肋骨骨裂,身上、腿部多处受伤,还受到惊吓。至今说起还心有余悸,她说以后不坐扶梯坐直梯吧。
送走老孙,去卫生站开了药,再去山水园有点来不及。走到小区西门,发现新开了一家杭州小笼包,推门进去,店不大,以前是卖烟酒的。有五六张桌子,还很干净,招牌是小笼包,猪肉的一屉11元,牛肉的一屉15元,都是9个。还有馄饨、各种炒饭。我买了猪肉、牛肉各一屉打包带回家。以前去杭州出差时,特别喜欢吃小笼包,再加一碗馄饨,正宗地道还不贵,不知道开在家门口的味道怎么样。
闲时翻了翻去年的立秋,是8号,差一天,巧的是也是一大早去卫生站开药。还在日记本里写风雅:“夏听蝉、秋听虫、冬听雪。扫石月盈帚,滤泉花筛。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古鼎焚香,素塵扫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带雨种竹,无事锄花。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不以奢为尚,因趣移情,文人雅致。美人姿态,无可名状,无可执着。”想不起来为何在日记本上写这么多有关风雅的乐事。也许去年立秋时想附庸风雅一下,也是有的。“古人眼中的风雅人生,不是闭门不出,而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觉全开。人间皆如书,格物以致知。”真正的风雅,不做作,不虚荣,不矫情,美好而适意。博友中不乏风雅之人,他们游走于山水之间,能文能武,写书画画,种花种菜,吟诗背诵,在慢下来的生活中,从容的感知生活的细腻与美好,丰盈内心有趣的灵魂。如果一个人从骨子里就是不将就的生活态度,就像木心三次入狱,即使作品被烧,手指被折,出狱时依然衣着笔挺,裤线笔直。他说过:“衣着讲究是对自己的温柔”。
和风雅有趣的人相识,並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从庸碌混乱的生活中脱身,将柴米油盐的生活品相提高,哪怕暂时脱身也是好的。早上开窗时,突然听到蝉鸣,声音不大,断断续续,现在已经很少听蝉了,住四合院时蝉声此起彼伏,知了知了的,现在想念它了,却是稀少了。倒是有种鸟看不见,听得到,没完没了的叫“老太太”,后面太太两字拖高音,你答应了它还叫,小时候没听过,可能小,难不成鸟也老了?
立秋后雨该多了,只要不成灾,听雨是世上最妙的事,尤其是有屋檐的雨更雅,从瓦当上连成线像小小的瀑……(上官哦,我又意识流了)今日立秋未见梧桐叶落,只见楼前月季花凉。早上去买油条,缕缕秋风乍起,衣服感觉薄凉方知秋。数行文字加老弟的画,不知道能不能留住夏日时光。




前一篇:每到这个季节,记忆悄悄走出来
后一篇:尽日看云首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