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中上黃山,今忆,心怦然兮不可己

(2023-03-02 22:52:25)

雨中上黃山,今忆,心怦然兮不可己

读了一篇文章:《雨落在了徽州,才算是落对了地方》徽州是哪儿.一时说不准,查了是现在的黄山市,古称歙州、新安。徽州一府六县: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现歙县徽城。前四个县居黄山市,绩溪属宜城,婺源属江西上饶。

徽州之名780年。


说到徽州,肯定会想起黃山,而黃山就在黄山市,而我爬黄山时正是雨季,都是在雨中,因此对于这雨又多了几分记忆。



高高的马头墙,青瓦白墙是民居的特点,而白墙上氤氲的雨的痕迹,让记忆更有颜色。记得的,那年是在黄山市的河海大学,举办的一次全国档案研讨交流会。老师有上海文学学院的硕士、人大的教授。校园坐落在群山怀抱之中。从讲堂的窗户望出去,黄山就在不远处。上课时,心不在焉,笔记本上画了不少窗外的素描。下了课就往外跑。后来听说,出了校门有个小镇,小镇上卖当地特产的不少。我们同去的三人商量下午的课不听了去小镇。中午吃完饭就背着书包走出校门,校门外也没有交通车,一大片荒地,往哪里走,正好遇见一老乡,上前礼貌地打招呼问小镇怎么走,老乡说远呢。我说咱们截个车吧!马车驴车的都行。走不远听见嗒哒哒的蹄声,回头看是辆驴车,上前说明要去小镇,老乡特纯扑,说上来吧。我们仨爬上车,老乡赶着驴车,不紧不慢地走着,还问我们来这是干什么的。我们说是开会的,老乡说来黃山吧!哈哈!现在想那个小镇叫什么名字呢,不知道,也忘了问问老乡。我想肯定是个不知名的小镇,印象中的店铺都上着大门板,都是很原始的老旧的木板,有一层台阶的,有二三层台阶的。街上的青石板路不平坦,坑坑洼洼,坐在车上颠的很。下车后我们给老乡车钱老乡不要,看着驴车走了,我们就一家家进去出来,比了又比,终于满意的买了笋尖笋干笋衣等等。然后又去了邮电所,办理了邮寄(女儿说我那时的想法很超前)因为我们还要去爬黄山、九华山、普陀山。回来时搭的什么车,现在却想不起来了,反正回到校园,又累又饿.大家都吃完了晚饭。


记得登山那天,四点钟起床,五点吃完早饭,带上干粮,五点半出发,四辆大轿车,每车有两位老师和一位导游随行。车刚到揽胜桥,前面塌方,下车步行,多走了四华里。到了云谷寺就开始下雨,我们都有蓝色的雨披,赶紧穿上,从后山开始,行程30华里。雨不停的下,雨披滴嗒嗒落雨,雨披的帽子挡住视线,索性摘了,雨顺着头发流下来,白球鞋已湿透.同伴都不悦,而我却很兴奋,难得一遇黄山雨。往上看,数不尽的台阶,爬不完的阶梯,回头看,已经没了回头路,旁边是万丈悬崖绝壁(现在想想就肝颤),站在入胜亭上,仙掌峰、天都峰都被锁在云雾烟雨中.爬了7个小时,中午12点终于到达北海宾馆。坐缆车的人已经先到,分房吃饭。第二天早上五点出发,登光明顶,海拔1860米,然后从前山下,又爬了9个小时,百步云梯,天都峰1420台阶,当我们从鳌鱼洞出来时,雨停了雾散了,我张开双臂,站在邹鲁写的“大块文章”旁,大声喊出"江山如此多娇",此情此景让同行的建亚拍了下来。现在想都不敢想,当年怎么就爬上去了?


人在岁月中一点点老去,时光堆叠在岁月的尘埃中,往事在记忆中慢慢浮现,又随之渐渐远去……

喜欢雨的人,在黄山和雨相遇。黃山的雨落在了我的心里。

雨中的黃山如梦境,朦胧的雨,伴着黄山的奇峰、青松翠柏扑向我,雾在雨中,让你不明就里,哪里是故乡,哪里是远方?当然,这里不是我的故乡,也许梦幻中它是我前世的故乡,否则我不会一见如故。

心上的雨落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喜欢黃山的雨,缠绵不休,若即若离,就像恋人。


三十年前,古村古镇你也许不在意,当年的小镇如今也许都成了打卡之地。

看惯了北京的灰墙灰瓦四合院,一旦遇到这黛瓦白墙,才发现,如此的山水,如此的泼墨。

三十年前的黄山,今生只此一次邂逅。光明顶、鲤鱼背的故事只会留在心底。雨上黃山,一生之中只有一次缘分。


三十年前雨中爬黄山,三十年后,梦里寻不见。

一行行、一句句、一字字,写给自己,

写给那个曾经登上光明顶的自己。雨中上黃山,今忆,心怦然兮不可己


雨中上黃山,今忆,心怦然兮不可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